加载中…
个人资料
coffe_coco
coffe_coco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03
  • 关注人气:37,2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几何立体组

(2012-11-12 23:18:26)
标签:

几何立体组

蒙氏教具

育儿

教育

分类: 工作手记

    几何立体组是一组用来认识几何体的教具。严格说来,这个教具需要演示很多节课。它一共有十一个几何体,分三节课介绍给孩子们。介绍的过程,一个是触摸感受,一个是介绍名称,并做三段式。

 

    三段式常用作物体与语言配对:

    第一段,命名:这是球体,这是正方体,这是圆锥体。

    第二段,辨别:哪个是球体?哪个是正方体?哪个是圆锥体?

    第三段,确认:请问这是什么?(分别指球体、正方体、圆锥体,请孩子说出它们的名称)

 

    一般孩子经过这三段之后,就基本把这个东西与其名称记住了,很好用。而且有难易之分哦,从第一段到第三段是越来越难的。记得有一次我在院子里遇到一个新入园的小朋友,想回班里找水壶。我问他,你是哪个班的?问了两次他都回答不出来。我就换了一种问法,你是玉米班的吗?他说不是。我一看有戏,接着问,你是红豆班的吗?他又说不是。就这样我一个班一个班的问下去,问到花生班时,他说是。我就带他去花生班了。

 

    认识完所有几何体之后,还有一节课是演示几何体与投影卡的配对。我们课时有限,并且考虑到我们对孩子们是否记住这些名称并不做要求,所以我们只演示了几何题与投影卡配对的工作。基本过程如下:

 

1、几何体和投影卡拿出来散放在毯子的右侧

2、把投影卡分类整齐的排放在毯子左侧

3、找出相应的几何体,与投影卡配对,从左到右依次进行。

http://s13/mw690/4c2124b7tce4df2d914ec&690

http://s13/mw690/4c2124b7tce4df2c9a6fc&690

    这个工作也是蛮有视觉冲击力的:乱乱的一堆东西,最后经过整理,变得有序,而这个“有序”,又有助于我们发现物体之间的联系。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工作典范。

 

    有一次有一个五岁的孩子选择了这个工作,这个孩子是那种风一样的、只要他经过、所有东西都会移位的孩子。在比较混乱的情境中,他也比一般孩子更容易烦躁。

 

   他一拿来这个教具,就把几何体高高举在空中说这是冰淇淋,让老师来跟他玩买冰淇淋的游戏。我在他对面坐下来,表示愿意跟他一起工作,也告诉他这个要放在毯子上。我同意玩买冰淇淋的游戏,同时加了一条规则,要用投影卡来买,只要投影卡与几何体的某一个面对上了,就可以买到这个冰淇淋。

 

    我们分好工,他先卖,我先买。我看到他把几何体乱乱的堆在面前。我也把所有投影卡都放在自己面前,然后按照形状分类排好,他在对面看着。这个整理的速度要刚刚好,太快了没作用,太慢了他会等的不耐烦。排好后我告诉他准备好了可以开始了。对他来说,配对的工作不难也不容易,尤其是三棱锥三棱柱四棱锥这几个比较“奇怪”的形状。他很有兴趣。全部买完后我俩对换。现在是他面前一堆投影卡,我面前一堆几何体。同样,我先把自己面前的一堆整理好。他呢,我也没说什么,但他居然开始主动整理投影卡。开始他没什么经验,颇费了一些时间。几个回合之后,他已经越来越熟练了。

 

    在卖冰淇淋的时候,我会把冰淇淋放在投影卡上对齐,然后在毯子上缓缓推到他面前,并且特意突出这个动作的郑重与沉稳,这时我心里就想到了“茶道”,同理啊,喝茶不是目的,要的是享受那种氛围和体验。渐渐的他也被感染到,会像我一样做,以至后来再也没有把几何体拿起来在空中挥舞。

 

    就这样我们做了好几个回合,大半节课的时间。工作了这么长时间,他仍然叫不出这些几何体的名称,也没按照标准方法来配对,无法摆出所谓“正确”的阵式。如果我们认为这套教具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几何体,显然他“什么都没学会”。但是如果我们注意到他在工作方式上的巨大变化,就会发现,其实他学到了很多。比如,怎样把一团混乱的局面调整得井井有条,通过这个工作,他一定又积累了一点经验和信心。而这对他来说,正是重要的帮助。因为他很重视条理、但又缺乏整理的能力,他才容易在不太条理的环境中,显得很焦躁。(当然这不是短短一节课中看出来的,是基于先前对他的了解、接触和观察。)

 

    我是想说,蒙氏教具其实并不是以教授知识为目的的。工作过程中的所有一切,都可能为孩子所吸收,成为他人格构建的一部分。而我们怎么做,取决于我们对当前这个孩子的了解(他需要怎样的帮助?),以及我们同孩子的关系(面对一个对我们很陌生的孩子,和一个对我们很熟悉的孩子,可能会有不同的做法)。当然,还有我们对蒙氏教育本身的理解,我们自己是否明晰教具和蒙氏教育所要向孩子传达的那些丰富信息。这些信息中的相当一部分,不是看书看来的。比如几何立体组,看笔记,它不过就是在介绍几何体。亲自工作过了,才体会到它展示了怎样的思维过程。而与孩子互动过了,才顿悟“原来它还可以给人以这方面的帮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色板
后一篇:三角形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