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蒂莉阿娜关于华德福一些基础常识的培训
华德福里的四体,据说很难理解,但是听阿老师讲,挺浅显易懂的嘛。
人有四体,物质体,就是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部分,比如血肉啊骨头啊。
生命体,就是让我们称得上“活着”的东西,比如血液的循环,呼吸,新陈代谢。
星芒体,就是情绪啊什么的。
自我体,Ego,就是掌管上述所有的,让我们体验到“我”的(“I am”)。
生命体对应植物王国。植物身体内部也有新陈代谢,也有自己的循环系统。这使得植物可以不停的生长。理解生命体的一个范例是“植物人”,是一种有物质体、生命体但是没有星芒体和自我体的状态。
星芒体,对应动物王国,有七情六欲,这是植物所没有的。
自我体,对应人,这是动物所没有的。老师用睡觉和梦游的例子做了说明。睡觉的时候,星芒体和自我体会离开人的身体。有时候星芒体会回来与大脑一起以图景的形式工作,就是梦。梦游,是在自我体缺席的时候其他体协同工作,但是一般人在醒来后并不记得自己做过什么。还有深度催眠,其实是别人的自我体入侵被催眠者,占据了统治的地位,统领被催眠者的其他体协同工作。于是被催眠者就会按照别人的意愿来行动。
=======================
在科学中,讨论人的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但在华德福的理论中,一个生命故事远在受精之前就开始了,这跟“轮回”和“业”相似。不过这部分足够另外开一个工作坊,所以这次老师还是从受精卵说起。
一个受精卵在子宫里,这个新生命还没有自己独立的四体,是完全跟妈妈一体的。妈妈的四体也就是他的四体。所以妈妈的身体健康、新陈代谢、情绪甚至自我体,都会直接影响到胎儿。
随着受精卵的发育,渐渐的,他有了自己的身体,循环系统,大脑。九个月之后,当他出生时,在剪断脐带的一瞬间,孩子与妈妈的身体完全分离,孩子有了自己的物质体。但是这时候,他的生命体、星芒体和自我体,依然是与妈妈共有的。对于新生儿来说,第一件事就是吸乳。他还没有独立的生命体,必须依靠妈妈才能活下去。
有意思的是,阿老师说并不是所有新生儿都必须先哭才能有呼吸。生产时可以有些方法来减少孩子的痛苦,帮助孩子平静祥和的完成这件大事。
六个月之后,孩子能够坐起来了,这对孩子来说是个质的飞跃,他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获得更多的信息,视角也与躺着时有很大的不同。在前面关于音语舞的课上,阿老师还专门带着我们体验了一把这个进化过程。就是先躺在地板上观察周围,然后翻身,然后坐起来再看周围,来体验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
到了九个月,孩子学会了爬。这也是里程碑式的进步。孩子发现了更大的自由度,他可以到达他想去的地方,拿到他想拿到的东西。他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更多更多了。
从受精卵到出生,孩子用了九个月,从出生到能够自由活动,又是九个月。如果是动物,到了这个阶段(自由活动),一般就可以离开妈妈独立生活了。但是人不行。九个月的孩子,依然要依靠妈妈才能活下去。这时候的孩子依然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体。
到了十二个月,孩子可以站起来了。这属于从动物到人的进化。同样,在音语舞课上,我们也跟着老师体验了从坐到爬到站起来的过程。有兴趣的话,自己也可以试试看。我当时是觉得灵魂深处震撼了一下,挺伟大的。
孩子形成自己的生命体,要到7岁。在头七年里,孩子忙着为构建自己的生命体来成长各种内脏、器官。这时候如果给孩子过多的智性的工作,会影响到这些生命体基础设施的形成,进而影响孩子将来的身体健康。
换牙是生命体独立的重要标志。牙齿的长成是最耗费精力的,因为骨头是最硬的,而牙齿正是骨头的末端。所以,换牙成为华德福教育中是否可以进入小学学习的一个标志。山那边补充说难怪现在很多孩子牙不好,恐怕跟智性活动太多生命体消耗太过不无关系。
星芒体和自我体的形成没细讲,或者我听漏了?记得说要到三十岁,自我体才能真正与母亲分离,形成独立的自我体。这很符合古人“三十而立”的说法,也与占星中土星回归的说法一致。
土星在一个人三十岁左右时,回到他出生时土星的位置,完成一个循环。土星被称为“业力之星”,它经过哪个宫位,就会给这个宫位所对应的领域带来紧张和压力。而紧张和压力,正是成长的机会。三十岁时,土星经过了所有十二个宫位,也就是说,人经过了所有领域的成长。综合这三十年的经验,人会形成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而不再仅仅是承接上辈的看法,就好像脱胎换骨了。无论是与父母看法一致还是不一致,这看法中都融进了自己的经历和经验。
在头些年,孩子除了物质体其他都是跟母亲一体的,华德福教育中的很多说法都源于这样的理论。例如,不适合让太小的孩子自己做太多选择,比如自己挑选穿什么衣服,吃什么等等。自我体在三岁时会有萌芽,但并没有真正与母亲分开。在他有要求的时候,可以让他做简单的选择:从两个或者三个中选一个。
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妈妈的情绪会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即使在孩子面前强作表演,孩子依然能感受到妈妈内心的真实感受,因为他的星芒体本来就是跟妈妈一体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