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菜芯儿出去玩,在公交车上,菜芯儿有点儿闹。我们就在票务员旁边的座位上,菜芯儿一闹,票务员立刻比较反感的样子。我对安抚菜芯儿这事儿,已经练就一套熟练的套路,不急不躁不烦,平静耐心。待菜芯儿安生下来,我看见票务员脸色也好看多了。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遇见这类状况。我发现,在外面,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如果妈妈烦烦的,又叫又吼,旁观的人也很容易认为:这是个挺招人烦的小孩。如果妈妈平心静气的哄,旁人大多认为:这孩子、不是累了就是困了,这妈妈也挺不容易的。
当然这些都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妈妈对待孩子的态度,确切的说,是首要扶养人对待孩子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其它家庭成员对待孩子的态度。
菜芯儿爸,以前是特别不喜欢小孩子哭的。在菜芯儿很小的时候,他这个特性还发挥过很多次,就是对菜芯儿很不耐烦。他自己大概都不怎么记得了,但是我印象深刻,因为我对这种事儿是比较爱往心里去的
。这也是我后来在如何应对孩子哭闹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研究的主要原因。在我自己确定了一个主流方案之后,开始给菜芯儿爸用各种方式渗透。但是最管用的,还是他亲眼看到了无数次我如何用这个方案化解了菜芯儿的大哭二闹。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就有了变化。现在偶尔,菜芯儿夜里翻来翻去睡不踏实,我白天比较累的话,心情就不太好,就比较烦(觉得反正她翻来翻去的也不是很清醒,发发脾气啥的她也不知道
)。在这种时候,菜芯儿爸总是能及时的替补上来,耐心哄菜芯儿睡觉。
我们一直都是和别人合租房子。跟我们合租的朋友,有几个是蛮有脾气的类型。我也亲眼见过他们凶其他小朋友。但是对菜芯儿,从来都是理解万岁型,即便面对躺地上貌似耍赖这种行为,也从来没有越权严厉教育过。我觉得如果换作我,我也一样。如果孩子妈妈天天对孩子骂骂咧咧,那我看孩子不顺眼的时候恐怕也会嘴上没个把门的。当然重要的不在于邻居们对孩子的评价,在于,为孩子营造了一个相对友好的生活环境。
对于孩子来说,妈妈的态度还有示范作用。妈妈如何对待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将来对自己的看法。妈妈如何对待孩子的负面情绪,烦躁、焦虑、害怕等等,也将逐渐渗透给孩子,该怎样看待自己的负面情绪?该怎样管理自己的情绪?该怎样面对他人的负面情绪?这是最直接的情商培养课。
所以,我觉得这方面的功课,真是值得一做。受益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我们自己。毕竟学会控制和管理情绪,对每个人的生活都很有意义的。如果我们小时候缺了这一课,现在就是最好的补课时机。孩子会给我们很多很多机会供我们实践和操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