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世同堂作一幅画

(2007-06-12 00:30:17)
分类: 玩玩设计

爷爷今年85高寿,画了一辈子国画。

爸爸今年60,也是画了一辈子画,有国画、年画和油画。

他们是我们家的两名职业画家。

但是画国画几乎是我们的家风,人人都学过,还有姑父、妈妈等都还水平很不错。我等小字辈都是半途而废,没有一个继承到爷爷的一手漂亮书法,记得小时候每天练书法时只恨不能将毛笔吞了,现在悔之晚矣。

按照爸爸的说法,咱陈家的书法是一代不如一代啊。他就没能赶超爷爷,到我这一辈,更是没什么指望了。现在的指头,敲键盘和吃螺蛳还凑合,毛笔字?谈都没得谈。

爷爷的画册最近出版了,收录了很多作品,惊异地发现,我们全家人通力合作的一幅画居然也特意被爷爷收纳其中,还在图旁详细注解,关于我的词条如下:“三孙女 海妮 小红花”。

要想知典故,且听我分解。

11岁那年,爷爷奶奶被评为全国100对金婚伉俪之一,五个小家庭都汇集到爷爷奶奶家庆祝,作为助兴节目之一,两位职业画家——爷爷和爸爸,画了这幅画的主体——爷爷画了他最擅长之山石,爸爸画了桂花枝以及枝头上一对依偎的白头翁,取意白头偕老。

其余的空间,则将家里所有成员逐一叫入画室,自由发挥,只求在这方宣纸上留得点墨,于是便有了这副不符合逻辑和生态的画。

妈妈画了一丛墨菊,大叔叔添了一枝红梅,姑父画了一丛牡丹,小叔叔画的是万年青,姑姑又加了几枝兰草,堂姐画了一些小草,姐姐在桂花枝下补了一只粉蝶,我则在爷爷的山石上,妈妈的墨菊旁,爸爸的桂花枝下,画了一朵小红花。

只可惜那时我还有两个堂妹一个堂弟实在年纪太小,没能加入他们的“墨宝”。

这幅画时隔20年再品味实在是很有意思,回味悠长,颇具纪念价值。

如今四世同堂,等姐姐的儿子,也就是我们陈家的长曾孙能够握毛笔之后,应该再全家合作一幅画才是。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N1mp8dKYgTFqxZuwUolxERq6ebQF4F3UDYw42I5DU1QFJuTyWchtoPw_IAsbgBnEa2RrMNDzjw3KvOhrpyLovnQVqv4GoSUApElBiu5XgKNsSpUbg9ejuQ

http://byfiles.storage.msn.com/y1pdI-y3_tR9ycS700nCG52eYdROKsgzgVdVhBncFC61Vn_VvnMPWN3bDMPzjE_9PFR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