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道商鞅】『国富贫治』让家族永续长青

(2020-11-24 14:58:25)
标签:

商鞅

洛克菲勒

金钱观

国富贫治

分类: “百家”文章精粹

 不少家长有这样的困扰!!! 


 

【问道商鞅】『国富贫治』让家族永续长青


孩子的同学,有的家庭条件优越,消费水平高,几千元的潮牌、上万元的高档玩具游戏想要就能拥有,吃喝玩乐更是随心所欲从不考虑价格。


      这些对于工薪家庭来说是无法承担的,但如果不满足孩子的需求又觉得对不住孩子,担心孩子被同学看不起,缺乏自信心,左右为难。其实类似的问题,古籍早就有教导。


原典

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国贫而富治,曰重贫,重贫者弱。


——《商君书·去强》


释解

国家富强却当作穷国来治理,这样的国家会富上加富,富上加富的国家一定强大。国家贫穷却当作富国来治理,这就叫穷上加穷,穷上加穷的国家一定衰弱。


商鞅的哲理


一个富有强大的国家,在治理战略上不因已有的实力而放松要求、放慢脚步,而是按照贫穷弱小的国家来治理,始终有危机意识、充分挖掘高效利用各种资源、只做必要的投入而不浪费,这样的国家一定会更加富裕昌盛。

 

      而一个自身贫穷弱小、资源不足的国家,若用富有强大的国家的资态来治理,没有规划、毫无节制地投入本不富余的资源,就是在过度消耗自己,必将走向衰败。


“国富贫治” 的启示


商鞅这一哲理不仅适用于国家治理,也同样在企业管理、家庭教育、和谐关系等各方面有指引借鉴作用。回到本文最初提到的家长困扰,我们在此重点来看看在子女教育方面给当代父母的启示。


      财富的积累不仅需要把握机遇、持续做出正确的判断选择,而且需要整合资金、人力、技术等资源,竭力在市场竞争中打拼,是多种因素产生的综合成果,来之不易。因此,要想让家族成员努力积累的财富成果能够永续地传承给后代,就需要父母用智慧的方法不断地教育子女,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问道商鞅】『国富贫治』让家族永续长青

      通常情况下,富有的家庭在经济上都是宽松的。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讲,他们从小生活条件优越,想要的东西轻易、马上就能得到,缺少对金钱的概念,也很自然地认为用父母给的钱是天经地义的,依赖父母顺理成章。这就是“国富‘富’治”。


“国富贫治” 的要义


      约翰·洛克菲勒是世界闻名的美国实业家,慈善家,是十九世纪第一个亿万富翁,被人称为“石油大王”。


【问道商鞅】『国富贫治』让家族永续长青

约翰·洛克菲勒

 


2009年7月,《福布斯》网站发布“美国史上15大富豪”榜,约翰·洛克菲勒名列榜首。洛克菲勒家族财力远非普通人家可比,但他对五个儿女的日常零用钱却是十分“吝啬”的。


比如规定儿女们的零用钱因年龄而异:七八岁时每周3角,十一二岁时每周1元,12岁以上的每周2元,每周发放一次。他还给每个孩子发一个小账本,要求他们记清每笔支出的用途,领钱时交他审查。钱账清楚、用途正当的,下周还可递增5分,反之则递减。


同时,孩子们能做家务事还可得到报酬,补贴各自的零用,例如捉苍蝇、逮耗子、背菜、垛柴、拔草、擦鞋都能得到若干奖励。


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洛克菲勒的财富在整个二十世纪支持到儿孙后辈们在慈善、商业、以及政治方面等领域的发展,形成了极其富有又极有影响力的洛克菲勒家族。


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而言,家长首先要有正确的金钱观念,规划好财务收入与支出,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给孩子做出榜样。对于孩子提出的需求,在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适当满足是相对合宜的。


而所谓“穷国富治”是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除了满足孩子一时的虚荣之外,并不能让他们产生自信,家长自己很可能进一步陷入窘境,非明智之举。


有一位朋友的女儿,从7岁开始收集自家、邻居、同学、朋友的空水瓶、易拉罐、废纸箱等卖到废品回收站,收入用来买玩具买书、捐款做公益,已经连续七年,不仅挣得了零花钱满足自己的愿望,也因此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愉悦,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由此可见,家长在调整好自己心态的同时,应鼓励孩子通过做家教、打工、开网店等力所能及的方式努力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帮助他人,为社会贡献价值。这样的孩子走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自然自信满满!


“国富贫治”的本质是持续保持一种独立进取的状态,条件好时要“谨慎思危”;条件不好时要“破圈突围”,这样才能保持家族永续,基业长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