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易术学】揭开九型人格的面纱

(2020-06-10 15:36:15)
标签:

九型人格

人脉

关系

能量

系统

分类: “百家”文章精粹

       近年来,九型人格倍受国际知名大学MBA学员推崇,成为最热门的课程之一,风行欧美学术及工商界,成为全球500强企业的管理层招聘、培训、团建、提高执行力必行的项目。

【问易术学】揭开九型人格的面纱

九型人格

       九型人格在个人成长、婚恋情感、亲子教育、人际沟通及领导力提升等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很多年轻人希望借此了解自己,有助于处理人际关系,并把个性中的潜在能力挖掘出来。

【问易术学】揭开九型人格的面纱

九型人格出自宗教的灵性成长指南,力求从人内在的、特有的思维属性出发去研究人的行为模式。


这原本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思路。但是,它提取的原素却并非人天生下来所具备的那种没有经过社会浸染的天真,反而它使用问卷式测试,收集被测试者在社会活动、社交交往等具体的情景中所呈现出来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情景反应等资料。


再根据侧翼、副型的理论、参考不同的心理健康层级,经过复杂的配比,推测出受试者的类型号。


九型人格力图通过人们对自我的认知,完成自我的定位。每一个类型都有一条健康的整合方向,主张人根据这条线路发展转化自己。


自我测试的硬伤恰恰在于自我判断。


第一个硬伤


答卷存在自我期待、自我不知、自我隐藏等等情况,主观性强于客观。比如:“别人信任我,因为我公正及会做正确的事情”、“我坚持所有事情都要做得正确,而这态度有时令人不安”。答案与自我觉察能力有关,与真实的情况不见得挂钩。


第二个硬伤


测试问题在框定情景的边界,好比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先把岗位的边界设定好了,再来看你的“形状”是不是符合我的岗位要求,然后请被测试者选择“是”或“不是”。


【问易术学】揭开九型人格的面纱

 

“我甚少机会受到挫败或让自己处于窘境”;或直接在两极的答案中选择其一:“我是个外向的、喜欢社交的人/我是个认真的、自律的人”。但是极少人是偏执于两端的,大多数人的选择都是介乎两者之间的,且具有比重上的差异性。



还有一些问题设定的情景具有时间性,在人生不同的阶段,选择完全不同,例如:“我似在不停地向我的恐惧挑战,要与它抗衡”、“我很注意自己是否年轻,因为那是我找乐子的本钱”。



测试问卷的天然缺陷,还有遣词造句的精准性,更多的是翻译的准确性。比如:“我不能停止考虑各种可能性而去采取单一行动”、“我能触碰生活中的悲伤和不幸”,让人反复读,读完也不知道原文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还有一些问题,大家的答案应该都一样:“我缺乏安全感时,我的防卫意识增强,变得喜欢辩驳”、“面对威胁时,我一是变得焦虑,一是对抗迎面而来的危险”。



大多数人在挣扎着做完问题,几乎所有的答案全在“是”与“不是”以外的C时,都有同样的感受:



“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哪个类型的,感觉每一种都沾到点”、“每个人都有好几种类型,不能拿一个套住自己”、“很火的理论,不过对于现在面具的人生,到底又是谁呢”、“几乎每种都有点,但觉得其中一种要多占点而已”、“都有一些啊,这跟星座占卜有什么区别?”



九型人格认为人受基本欲望控制,因有不同的欲望,人格便有不同的塑造,产生不同的态度、个人形象和沟通方式,人可以通过“健康发展线路”去改变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然而,事物总是有阴阳两面的。别有用心的人可以根据九型人格的“健康发展线路”达到自己的目的,通过问卷中的答案,让自己“呈现”出某个类型号,得到工作机会;甚至有机构专门为找工作的年轻人培训,让他们“提供”岗位所需要的“价值观”。



有人可能会说,我这是“目标导向”,我的目标就是得到那个职位。我们还是从两个方面来看,对于个人来说,短期的确得到了一个工作机会,但是这个岗位的性质或者说能量属性,是否适合想努力工作的你?



就怕是不适合你的,不光勤奋拼命无功劳,反而在长期消耗自己的能量,浪费了时间,也失去了珍贵的、可以积累起来的、为进发下一阶段“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经验和动力。


那么,对于好不容易层层选拨,最终招聘得才的用工单位来说,这个设计好的“萝卜坑”,始终被一个穿着萝卜衣的“山药”鸠占凤巢,无法发挥岗位应该产生的作用,无法符合商业计划的用兵布阵以“燃爆”商业市场。


人到底如何认识自我?


首先,我们的外在行为举止来源于内在的核心能量系统。

 

宇宙间的现象与物体,具有其不同特质及能量系统,从而彼此间产生不同的相互作用。


【问易术学】揭开九型人格的面纱


人与人的相处也是相互之间能量的作用,所以,我们能理解有的人“一见如故”、“似曾相识”,而有的人真是可以“老死不相往来”。



这些都是我们的“天真”与别人的“天真”相遇,产生的“碰撞”。但是,我们接受的教育、受到的教训等等,让我们早早戴上“社会面具”,自动化地产生了诸多符合“社会潜规则”的“社会反应”。



每个物质都具有自己的核心能量系统,并且会由于不同的条件影响发生相应的能量变化。进而,每个物质都会对其他物质产生能量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强的,也可能是弱的;可能是补充的,也可能是消耗的。



能量的相互作用在不同的情景下,不同的时间里会呈现不同的现象。人与人相处是这样,事在人为也是这样。



其次,我们的能量系统是如何形成的?



人体系统的能量,是与生俱来的。



先是来自于给予我们生命的父母,每个人的先天家族遗传能量不同;再者,我们出生时天地间交互的能量不同,所给予我们的外在影响也不相同;最后,我们出生以后自身与其他能量的交互作用的效果不同,也就是我们的生长环境和精神状态的外在影响不尽相同。



我们各自的能量不同,也就导致了各自不同的差异性状态,具体表现在内外两个方面:对内为身体状态、器官机能、精神气质、性格特征、能力表现等不同,对外为适宜的时间、有利的方位、获得的机遇等不同。



只有破译了我们的能量系统,我们才得已遇见真正的自己,让上天赋予的真实的自己不断展示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人格魅力,在事业和生活中发挥出自己独特的潜能。



作者简介

靓华,师从国学导师许文胜教授学习易经系统,已完成易统博士学业并成为易统传承人。在许文胜教授的指导下从事行维密码的研究及推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