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10日

标签:
新易国学 |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从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开始至4月4日(或5日)结束。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
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

我们再来看春分的文字意义。“春”字,《说文》:云:“春,推也”。《尚书·大传》:云:“春,出也”。即为“推出”之义。“分”字,《说文》:云:别也。即告别、分别之义。合而言之,春分为推出、告别之义。那么,春分时节要推出什么呢?显然是阳气。
在易经八卦中,古人把春分跟哪个卦对应呢?
古人对地理方位的辨识,最初是以日出日落而定,先以日出为东方,再辨论东南西北四方。后来人们又根椐日影的计算,得出春分日与秋分日的太阳升起方为正东方。
古贤认为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为天地间最主要的阳气来源,能破黑夜诸暗与阴邪;因震卦的卦象中初爻为阳爻,其余皆阴爻,有一阳初升之象,犹如早晨的太阳初升,故在演化后天八卦时,将震卦纳为太阳升起的东方。而春分,正符合此震卦之象。

在春分节的前后,阳气开始正式入主东宫掌握大权。这段时间天时气候渐渐远离冬寒,气候渐温和柔暖。此外震卦五行属木,性伸张而生机煥发,草木万物复苏发芽,呈现生机勃勃之象,此为木气值旺而复生也。
春分养生
春分,阴阳相半,中医认为此时正是调理体内阴阳平衡,协调机体功能的重要时机。
春分时节,养生要和此时春天舒张的气息相呼应。
《黄帝内经》中说在春季要“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春分后,天气已经明显转暖,地气也逐渐转阳,这个时候大家可以多到外面去走走。肝在体主筋,步行可以把筋活动开,使得脉络得以流通。

开始可以少走一些,然后慢慢增加。把筋都舒展开了后,四肢自然就会强健。如果懒得动,筋就会拘挛在一起,日子长了再想伸展开就难了。这个时候老年人容易腰脚无力,形懒肢乏,要多健走消积食,把体内的宿疾借着温阳之气发动出来,以免久坐伤筋肉。
前面提到春分震卦,正当木旺,而木对应着肝脏,是肝脏最容易出问题的季节。中医讲肝在志为怒,怒会伤肝,同样,肝受伤了也会表现为易怒。怒会使气血上涌。我们常听到很戏剧化的描述,说“气血上涌,一口鲜血喷了出来”之类的。肝热被伤后严重的确实会引起吐血、呕血的症状,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除了怒,肝病还会表现为抑郁,也就是现在很多人说的“郁闷”。故此,春分时节在精神调养方面,要与此时的“阴阳平衡”特点相适应,要做到心平气和,保持轻松愉快、乐观的情绪,安养神气,切忌大喜大悲、情绪波动剧烈。可在风和日丽的时候与亲朋好友结伴郊游,以利于肝气的疏泄。
以下的春季按摩小窍门,可以进一步帮助大家在春风时节护肝养生:
此时节按摩三阴交穴、大敦穴、足三里穴可以疏通肝经,清肝明目,理气醒脑,疏肝益脾,清热化湿,镇静安神,补肝健脾,滋阴通经,益气活血。
方法:
1.点按并找到痛点,在痛点周围2~3厘米的范围内,上下左右找四个点;
2.按上下左右的顺序,每个点用大拇指按揉,顺转9圈,逆转6圈;
3.最后在痛点做顺36圈,逆24圈。
![]() |
![]() |
![]() |
编辑:明夷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XScqwTvt4ceNZsSL7jT2j11qO3Dexn5atrq9OkmyGF0HMTgSDvCqUpxEPBAlJhoibPEEk5kgP4KIicnEKq8ibADQA/640?wx_fmt=jpeg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