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道墨家】如何造就“不叩亦鸣”的员工

(2019-04-10 12:30:31)
标签:

新易国学

朱钧

【问道墨家】如何造就“不叩亦鸣”的员工

一个组织总要面临员工的考核问题。传统性以生产、销售为导向的岗位易于量化考核,服务部门也可以采用顾客满意度及服务投斥处理度等来进行考核;但随着跨部门、跨界岗位的增多,特别是互联网高科技行业,很多工作更需要员工的创意与整合能力。对于企业来说,考核组织人员变得更具挑战。


传统考核方式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


实施成本高。员工考核需要领导、人力资源多人多部门配合,各级员工也要参加,耗费人力。


第二:

考核过程冰冷。传统企业考核以是否达到业绩为限等很多硬性指标为目的,反馈周期长,滞后、不即时;


第三:


有些岗位不好量化。尤其是那些要靠素质、自觉性、配合度工作的岗位,KPI量化不易。


所以,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考核不仅仅在于量化工作, 更多的是如何才能让员工积极主动工作。


【问道墨家】如何造就“不叩亦鸣”的员工


墨子曾就当时社会上的一种观点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我们来看看给我们什么启发?


这种观点是:


君子若钟,击之则鸣,弗击不鸣。


——《墨子·非儒》



指的是“君子要像钟一样,敲了就响,不敲就不响。”


这句话是说:人要安分守己,各职其能,听从安排,各就其位,不要擅自地去做事。但墨子认为:如果一个人如钟一样,在敲它时才响,不敲就不响。只关心自己的事,只会被动地执行。组织上如果都是这样的人,这不只会影响组织的效率问题,实际上更是组织最大的隐患。


一个组织中的人应该怎么做事呢。墨子提出“叩则鸣,不叩则亦鸣”,甚至“虽不叩必鸣者也”的主张。墨子倡导凡有利于组织的事都要积极去做。墨子在认同审时度势和适时而鸣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人不能完全如钟,人应当具有责任心和主动精神,在有必要时必须“不叩而鸣”,提倡积极主动工作。

【问道墨家】如何造就“不叩亦鸣”的员工


如果把传统的考核从思维角度进行提升与改进,就可以极大地解决传统方式的局限。我们说到传统的考核方式,总是不可避免被动式、强压与惩罚。员工往往以工作合格为标准,领导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甚至很多人都认为多做多出事,少做少出事,不做不出事。存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


如果员工都这样,企业就失去了创新力,只会变成死水一潭。企业在关键岗位和管理层中,一定要有“不叩而鸣”的员工,也就是自主、自发、自觉工作的人,而且这种员工比率的增多,才能促进企业不断地创新与发展。企业领导者应该注重引导员工的个人价值与企业文化共鸣与一致,并设立相应价值的奖励和激励,才能解决员工被动式应付工作的消极状态,从而将员工情感与行为融入企业精神之中,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目前移动互联的时代下,企业考核更应适时而变。由我考核你,到你表现、你展示、你自驱。企业更应是一个激发个人能力的平台,而不是控制个人行为的组织。



有家著名的移动互联网企业的考核就突出了成长、激发、主动、开放的价值理念。公司研发了一款企业员工之间点赞激励的在线工具,通过对激励行为的大数据分析从而评出优秀与榜样员工。其激励方式是发行赞币,在每个月给每位员工的账户发放100枚赞币,员工之间依据个人表现好坏,可以互相赠送赞币。员工可以在平台上将赞币兑换成各种商品和服务。


这种方式,提高了企业员工的参与感,降低了员工的流失率。赞币的流通产生员工之间的能量流动,把企业价值观、愿景传递给员工,让企业文化得以落地。企业和团队成员通过平台即时赞赏和感谢,激发员工“叩则鸣,不叩则亦鸣”的主动精神。


【问道墨家】如何造就“不叩亦鸣”的员工

总之,如果企业解决了愿不愿意干,怎么更好地干与如何开心干这三个问题,组织必将产生更多的自我驱动的员工,企业也必将稳定地发展。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联系删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