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贴秋膘”的秋季养生智慧
标签:
新易国学秦鸿亮 |
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离卦年超长的高温天气似乎一下子就过去了,不少纬度高的地区的朋友们也许已经换上了秋装。本周日,也就是中秋佳节的前一天,是秋分节气,标志着秋天已经过半。
二十四节气中有“二至二分”,大家都知道,所谓二至是冬至和夏至,而二分则是春分和秋分。秋分其实是个非常形象的名字,意为将秋天平分,所以到了这个节气,秋天就已经过去一半了,这也就是秋分和中秋节相隔不远的原因。从此之后,太阳逐渐南移,在地球一端的南极,开始出现极昼现象,而北极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对于我们而言,则是气温逐渐下降的信号。
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秋分前后的养生主要以收敛为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为大家讲解过夏天可以用温性的食材如羊肉、醪糟米酒等滋养阳气。而秋分之时则是昼夜等长、阴阳平衡的时机,一定需注意阴阳的平衡调整。因为在秋分之后,气温逐渐降低,人体需要足够的阳性能量来抵御寒冷,所以一定要注意能量的获取和贮藏。
这一阶段最适合进补,像民间说的“贴秋膘”,其实就是能量的贮藏过程。如果缺乏这种贮藏,当人体在第二年春天需要生发的时候将面临动力不足的问题,从而影响一年的身体状态。秋分还需注意秋燥和湿气,这一阶段容易出现咳嗽、喉咙疼痛、舌苔发白,这些都是秋燥导致的问题。这一时期天气凉爽,非常适合进行适量的运动来提升体质,抵御秋燥。
通过秦老师的讲授,我们可以沿着一年24个节气系统了解到自然界循环的规律,然后顺势而为,养护身体健康。很多时候我们其实并不了解自己的身体,不了解人体运行的规律,从而导致了“越养生越生病”的问题。所以,学养生,不能只看市面上各种所谓养生理论,而应该从事物的根源出发,找到养生的核心理论。
为了帮助更多的朋友们走进中医健康,秦鸿亮老师将多年中医研究的成果浓缩到课程中,让养生变成人人学得会的理论,真正让爱好者们汲取健康的知识。
秦鸿亮,新易国学核心成员、黄帝内经养生专家、太极医学疑难病康复医疗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直肠癌专家研究小组成员。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潜心于临床医学研究,多次受邀于国际医学学术交流、疑难病交流研讨与诊疗,并应邀出使中东国家,为其君王看病。曾为多位国家领导、企业总裁的康复保健进行指导,量身定制养生保健方案。
为帮助更多无法亲临现场聆听国学智慧的朋友,我们将各家老师的教学以碎片化的形式输出,在“觉道”微信平台用音频的形式进行分享,以便朋友们每天利用开车、做家务、锻炼时的碎片时间收听知识,拓宽人生的宽度,丰富知识储备,进而真正对人生起到帮助。
在该平台中,秦鸿亮老师将中医养生智慧浓缩到《医家智慧》系列课程中,在该专辑中,您能够找到关于自然循环规律与人体健康奥秘的相关的内容,点击下方学习该专辑的试听内容。
此音频为新易医家的免费试听音频。如需系统学习全年53讲医家内容,请关注“觉道”微信公众平台。
编辑:新易国学·刘畅
前
方
高
能
新易吉历为新易国学独创
结合时事热点,取自易经哲学
帮助大家顺天而为、趋吉避凶
从此告别黄历软件随机排版宜忌
月历初一见,吉历天天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