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盗出了什么
标签:
世世代代地方力度学术造假强自身健康 |
分类: “百家”文章精粹 |
本文作者:中国鬼谷子研究专家——朱钧
这些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教育行业的投入越来越大。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对教育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但这两年来发生在教育界的不和谐事件却被媒体不断报道出,其爆光率虽不能与娱乐圈相比,却也是新闻不断。有校车超载学生量赶上特技表演的、有学术造假频频发生的、有对学生体罚的等等。最近,又爆出一个事件,教育部相关采购工具书的项目竟与盗版结了缘。
去年年底,教育部、财政部下发通知,决定自2013年寒假开学起,由中央财政下拨专项资金为我国农村地区中小学1-9年级在校生免费提供近1亿册正版《新华字典》。一件让人们高兴的事,一项惠民工程在受到赞誉的同时,在云南省个别地方又发生了集中采购盗版《新华字典》的恶性事件。
上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举报中心接到商务印书馆的举报,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部分农村中小学生用的《新华字典》(第11版,单色,定价19.9元)竟然是盗版!近日,初步查出:腾冲县城外近50所农村中小学发放的7万余册字典都是盗版。是啊,国家投资的事本来是件大好事,但却由于中间环节的失控,引发出恶劣事件。
纵横学说特别强调了一点,“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巇隙,不可不察也。”强调了天地万物之间有合,有离,有开始与终结,必然会产生缝隙。所以一定要建立强大的监控与监管系统,对容易产生漏洞的地方与环节管理起来。政府采购最易发生问题的地方就是招标过程与产品最终把关,这次事件发生问题的地方就在此,相关部门通过调查发现对采购的字典是否是正版与盗版的问题,根本就没有鉴定这一环节,相关部门没有人负责。案情基本明了,又是一次花钱买资质,“李鬼”竟成中标法人委托代表。然后按正常价位买入少量正版,而大量低价购入盗版《新华字典》,以次充好,达到个人赢利的目的。
希望在中国的教育界,针对于我们的下一代,以后不必再动用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来督办事件,除加大社会新闻监督的力度外,同时教育相关的部门与学校应加强自身的监控。涉及教育的事没小事,因为教育不是一代人的事,而是世世代代的事。
前一篇:“标准门”话“形名”
后一篇:如何避免一开听证会就涨价的怪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