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考状元立碑引发的思考

标签:
高考状元事实对方清华大学雕像健康 |
分类: “百家”文章精粹 |
本文作者:中国道家研究专家——黄卫东
近日,一条新浪微博在网上蹿红,引起广泛关注,网友评论如潮。该微博称:来凤县一所中学为该校一名学生立碑立雕像纪念,这名学生在去年的高考中以668分成为恩施州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
“开创了来凤教育的新篇章,书写了平民教育的神话。”这是该校学生雕像下的一句简介词,从颂词中不难品出该校的骄傲溢美之意。
该校是一所民办学校,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证明学校的师资力量强大,可以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从而在将来的招生方面可以吸引更多更好的生源。该校的这一做法本无可厚非,但是其背后却突显当今教育体制的弊端,即唯高分论、唯名校论,好像只有考上清华北大才能算作成才。
老子曰:“不尚贤,使民不争。”意思是不要过分推崇单一化的人才标准,即不要把某一个人的才能、特长,作为普世价值观去推崇。
每一个人都是由自然创造,都有自己潜在的,独一无二的才能和特长,就象各种花、草、树、木、鸟、兽、鱼、虫一样,在保持社会自然生态方面都有各自不可或缺的价值。
事实上,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需要的是多元化的人才。一个人只要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并且为社会创造价值,就应该获得社会的认同和尊重。
我们当今的教育体制,如果仍然一味的标榜单一化的成才标准,必然导致个人内心的冲突,从而导致社会矛盾、斗争的产生,而这又必然导致生社会生态的整体失衡。
所以,不崇尚有才能的人——即人与人之间互不将对方的价值标准作为自己的价值标准时,自身的潜力才有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内心的冲突也才会降至最低。这样,当今社会的矛盾自然也就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消解,自然、和谐、安定,富足的社会就会实现。
前一篇:长春被虐老虎又是临时工
后一篇:“标准门”话“形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