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作者:中国孙子兵法战略专家——宫春涛老师
伦敦奥运会正在火热地上演着,吸引了占全世界三分之二人的目光。殊不知,很多奥运明星光环的背后,竟有翻天覆地的改行之变。
一个中年男子偶然间看见一个小伙子在练习跳高,其水准差强人意,但吸引他的,是这个小伙子助跑时良好的弹跳大步和频率。于是他凑上前去告诉小伙子:“你练跳高并不合适,但如果你跟着我去跨栏,我保你全国前三。”那个小伙子高兴的和这位男子走了。这位男人就是著名跨栏教练孙海平,小伙子的名字叫刘翔。从此故事我们可知,刘翔的成功,也因为碰见了伯乐,但生活中,这样的巧事可不多见。同样改行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梦十的主将科比就曾经是位成绩遭糕的足球守门员,飞人乔丹也曾于94年退役改行做棒球运动员,但一年内就遭遇惨败,95年重返NBA仍旧风声水起。由此我们可知,《孙子兵法》中提到的“知己”并不是一个容易的概念。了解认知自己的过程漫长而艰难。
我常把人生的不同阶段如下划分。第一个阶段是“找不着北”。一切都在摸索之中,生活奋斗方向均属混沌。第二个阶段叫“在路上”。意味着人已经部分或全部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可以付诸实践,向目标前行。第三个阶段就厉害了,叫得“大自在”。在其所追求领域中如鱼得水,并与之融为一体。但总结三个阶段,最难的不是在于怎么获得成功,而是如何选择自己适合的方向。美国著名教育专家梅克教授经过长期研究提出:每一个儿童都是天才。也就是说,造物主为每个来到这世界的生灵都公平地安了一双翅膀,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找不到它。
很多人认为自己非常了解自己。可是,你究竟与自己共处过吗?你是否需要用看书、上网聊天、听音乐、打电游的方式来消磨那些本可以和自己在一起的时光?你是否静静地感受过自己的存在,观察自己念头的生起与消失?你是否可以点燃自己体内的那个小宇宙?你把你的感知转化成行为了吗?
“你自己压抑了自己的性格、扼杀了自己的天性。一句话,自己挡住了自己的路。”这句话是巴菲特说的。
“知己”需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完成,与大家共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