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欧元区债务危机?
(2011-11-18 10:41:01)
标签:
债务危机金砖四国中国货物欧洲歧视性杂谈 |
分类: 太极思维看万象 |
许文胜老师口述:周毅整理
从今年的G20峰会开始全球关注的热点就是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再至近期希腊、意大利总理陆续的更迭,这就愈加显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恶化。欧盟各国也纷纷需求全球范围的救援,世界银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都努力从全球各国间寻找共识,协助欧洲走出阴霾。
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以及经济体制,于是在中国仍然是国有资产占主体地位不动摇的,这当然会让欧盟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深刻地认识到中国能成为救援其债务危机的中坚力量,当然还包括金砖四国中的其他三国也同样成为欧洲当局要努力争取的对象,其实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如果要向欧洲采取援助计划其实不是不可,关键是要看怎么救援。
以咱们国家来说,先前诸多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就援欧债须谨慎,当心下一个“美债陷阱”等等,这些分析都很全面地考虑了如果购买高额外汇所造成的风险及影响。但是有这些隐患和顾虑的关键点在于我们要到拿到规避风险的“保险”,换句话说就是我国必须以拿到欧洲主权国家相关产业中的核心技术或者设计为前提对其进行救助。前不久商务部也提出:要有条件的对欧元区进行援助计划。
这里引用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的一段发言:作为对中国援助的报答和交换条件,欧洲应该显著减少对中国货物、服务、资本与人员流动的歧视性待遇;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减少对中国货物的贸易救济措施,修订其歧视性、过度保护主义的贸易救济规章;在大型招标项目中消除针对中国企业及其产品的歧视性条件;减少对中国投资的政治性干扰。”
商务部说到的条件也不完全等同于先前所说的“保险”,商务部的所提条件还仅是针对中国产业在他国国土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扼住西方列强的瓶颈。
实际上中国在诸多实业经济以及新兴经济贸易领域缺乏的是先进技术、高端设备、创新设计,而欧洲各国恰恰在这些领域本身就具极大领先力和优势,所以中国要求以其作为交换条件与欧洲洽谈救援计划才是实现共赢的最佳选择。如西班牙提出,希望中国企业参与该国高铁项目和港口建设,央企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土木)正与西班牙铁路管理公司商谈;英国政府也已经表示欢迎中国为英国高铁项目提供融资,然而中国希望的是中国金融机构、工程建设公司、高铁设备制造公司都能赢得公正合理的市场准入机会。中国也必须咬住这一谈判条件不让步,并且救援计划的实施也必须是分期来完成,这样是为扼制欧洲列强会变相反悔先前谈判条件或者难以拿出诚意,从而掌握主动权。但最后说到根儿,羊毛出在羊身上,经济全球化的这几十年,以欧美为主的西方国家一直是在全球经济中享受着霸权优待,而如今无论美国还是欧洲面临的债务危机也正是资本私有化过度之后的结果,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虽然在全球经济中有崭露头角,不过多数只能还是单纯承受其中有利的、有害的结果。于是要与西方列强谈得条件必须是有分量有价值的,否则救援无意义。所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还就得拿它们自己的科技核心技术来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