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阴阳五行乃我中华文化之基础

(2011-03-23 09:26:33)
标签:

阴阳五行

阴阳学说

《内经》

治病必求于本

传统医学

杂谈

本文作者:高学践

  阴阳:《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解》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质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中医的阴阳学说以生命的中和之象——阴阳平秘为轴心,以阴阳两极为界限,判断生理、病理,指导养生保健、指导防病治病。追求生命运动的最佳状态,攀登生命运动的最高境界。

 

  《内经》阴阳学说是基于象的哲学。以“阴阳应象”立论。生命运动万千现象,世界运动万千现象,从“象”中看到了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于“象”中看到了生命的生机活力及其与周围万事万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五行”是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接触和观察,认识到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土爰稼穑”,是指土具有种植庄稼,生化万物的特性;“金曰从革”,是金具有肃杀、变革的特性;“水曰润下”,是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古人基于这种认识,把宇宙间各种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在祖国传统医学中用以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这就是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也用来说明它们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如肝病可以传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响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响,即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肝病还可以影响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为木侮金;影响肾,为子病及母等等,其他脏器的病变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来充分阐释和说明。

 

  五行与阴阳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如脏腑学说的表里关系。肝为阴木,胆为阳木。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董氏奇穴的脏腑别通理论就是最好的例证,如心胆别通、肝与大肠别通等。

 

  综上所述,离开了阴阳五行传统医学乃至祖国的传统文化便成为空中楼阁无本之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