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正在被殖民化

(2010-12-27 16:31:52)
标签:

日本

汉语

不常用汉字

法语使用法

孔子学院

杂谈

分类: 太极思维看万象

许文胜老师口述:离明整理
  近日中国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要求一些不规范的英文生造词、直接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等用法必须剔除出中文出版物。我们只能说这是政府为了保护中国文化办的一件好事,但却是办的一件太迟的好事。

 

  国人的汉字使用与学习越来越令人担忧。汉字不仅面对被英语“殖民化”的严重影响而且我们自己胡乱使用的现象日益严重。国家级的报纸都在用英文的缩写代替标准的中文表达。而实际上应是先用标准的中文表达再用英语来注解一下。乱用的其它表现还有:外来语的不规范的使用;在中文中混加英语;网络语代替标准的表达;由于长期使用电脑打汉字,很多人都提笔忘字等等。比如,典型的一个例子是“斑竹”这个词的胡用。本来 “版主”这个表示论坛或频道主持人的新词汇可以加入到正式的新词组来使用。但现在是受英文软件——拼音输入法字符转换数据库的影响,字库中却有“斑竹”两个字,有人就乱用“斑竹”代替“版主”。我们一定要清楚,错误不是规范,更不是标准。我们不能用电脑技术的失误来牺牲中国文字的纯洁。还有这样的表达“刚才听QQ上一个MM的话要纯洁汉语了,好怕怕,不知道偶们是否也要规范,你说FT不FT?他们也太out了,真是郁闷ing……”这段话估计针对有些人真要请翻译请教一下了。长期这样,汉语真会变成一个四不象的怪物了。

 

  我们尊重世界各国的文化,不是提倡“汉字优越”论。我们提倡的是保持汉字的标准使用与纯正。必竟语言是一个国家遗产的基本要素。反对者中还有人居心叵测地将马未都先生的《不常用汉字》的文章当做证据,说马先生也支持不使用汉字。而人家马先生表达的意思是“中国人一般只认识4000个左右的汉字,而总汉字大体在50000个左右,所以中国人不认识一些汉字很正常”的意思。还有的人说汉语的很多表达是从日本传来。可是想一想日文是如何创造的?原先日本并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 后来乃借用中国的文字, 将中文的草书衍生成平假名, 把中文楷书的偏旁改成片假名。是的,有些词的表达是有这种说法,比如“哲学”这个词,有的学者认为“哲学”是1874年日本学者西周在《百一新论》中用汉文“哲学”翻译从希腊文philosophia 转换而来的英文philosophy一词。然后1896年前后黄遵宪、康有为将西周的译称介绍到中国,后渐渐通行 。但单独存在的“哲” 字在汉语中已存在至少两千年以上,它的基本含义是明智、明理,智慧的意思,具备了现代哲学的基本意思。其与希腊语的最原始表达是一个意思。这正说明日本人用汉字组合理解的好。同时我们也要分清楚增加新的表达与汉字的乱用是两个概念。


  相反世界上有一定文化底蕴的国家对语言的纯洁性都非常重视。法国政府通过立法,在国内保卫法语,在国外传播法语,以此作为自己的国策。  1966 年,戴高乐政府成立了“保卫和发展法语高级委员会” 。1972 年法国政府设立“法语最高委员会”及其他配套机构,政府有关各部成立“法语术语委员会”和“丰富法语词语委员会” 。1975年议会通过保卫法语的提案“巴斯—劳里奥尔法”,规定社会生活领域必须使用法语,并禁止使用法语已经存在的相对应的外来词。1994年法国国民议会及参议院还通过了《法语使用法》,又叫“杜宝法”,其意图是要唤醒法国公民尊重法语的意识。日本及其他欧洲大陆国家已经先后通过立法程序来确定各自语言的地位。他们这些国家早就发现英语在全世界文化、工业和商业领域中咄咄逼人之势。


  同样,受中国文化影响最大,但现在又不愿承认的国家却在大力地保持与推广汉字的使用。为了推广汉字,日本设立了专门的“汉字能力检定协会”。自2005年起,每年都有几百万人接受汉字检定考试,许多大学和高中将汉字能力当作录取依据。每年,该协会都会通过民众投票,选出最具代表的“年度汉字”。2009年日本汉字检定协会从1万多封来稿中选出了“新”字。这个字在日本去年使用的很多。什么 “新政权诞生”、“新型流感”、“体育界又产生新纪录”等事情,所以推选“新”字的呼声最高。在另一个国家韩国,汉字已成为小学的准必修科目,其教育部规定中学生需掌握1800个汉字。
  
  当然,令我们欣慰的是这几年中国政府也采用了一阴一阳的方式推广汉语。在阴的方面,以行政的手段来发布相关的条例,要求一些不规范的英文生造词、直接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等用法必须剔除出中文出版物。在阳的方面,国家在世界各主要城市大力设立“孔子学院”。迄今为止,孔子学院的“全球连锁”也扩大了汉语的应用范围和汉字的传播力度。  全球已有近百个国家两千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 


  所以传承中国文化要从我们每个人天天做起,让我们先纯正地使用汉字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