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500强”企业何时才能否极泰来

(2009-09-16 14:06:43)
标签:

中国

企业

500强

杂谈

分类: “百家”文章精粹

本文作者:蜀山秋

 

    9月5日,2009年中国企业500强评选结果最终揭晓,这500家中国企业净利润达1706亿美元,首度超过了美国企业500强。然而就在光鲜夺目的数字成绩背后,中国企业的500强隐忧重重。

 

    首先我们需要正视销售额与利润之间的关系,看财务业绩不能仅仅关注利润数字,更多是要看销售额即销售规模。据统计,2009年中国500强的营业收入仅相当于美国的34.2%,中石油这样的超大规模的企业集团,其销售收入也只有BP、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的三分之一。而通过价格垄断所获取的高额利润却远远超越了竞争对手。

 

    依照对于卦形的模型分析,一些垄断性企业的通病就是一种“否”态的格局,“ “中国500强”企业何时才能否极泰来”,从卦形上来看,是外实内虚,上强下弱。通过垄断的非市场资源的优势,垄断巨头掌握了巨量的财富和资本,下层的资金大量被转化为垄断利润,呈现一种不稳定的结构状态,寡头高高在上实力过于强大,抑制了下游企业的发展。可见,当垄断的利润积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投资的欲望更加强烈。大举进军海外,但是有成者甚少。到头来不是投资出现巨额亏损就是人家国外的公司根本不给咱们收购的机会,中铝入股力拓的失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然而过于强大的能量始终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的渠道释放出来,一些资本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只能将投资选定在国内,投资项目依然是金融、地产和股市,大量资金投入在这些领域极易造成流动性过剩。盲目做大的结果就是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不知道企业下一步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变得越发茫然和自大,对资金风险的防控越发显得麻木。于是乎在国内一些重要行业普遍缺乏竞争背景下的垄断企业就养成了“爷脾气”,养尊处优,高高在上,说到底还是“不差钱”的心理在作祟。

 

    常言说民富才能国强,中国太多的所谓500强企业财富高度集中,投资主体过于单一就很容易出现资金风险。中国企业只满足于国内的发展现状,不去抢占广阔的海外市场份额,何谈做强呢?充其量也只是500大,就像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所说的“大而不强,迟早要垮,垮得影响也会足够大。”

 

    当我们中国企业真正抓住了广阔的国际市场,海内外销售规模持续扩大,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型企业,垄断的局面有所改善,行业竞争格局显现的时候才能真正称其为“强”。也就是外虚内实的“ “中国500强”企业何时才能否极泰来”(泰卦)状态。在中国企业不断融入到国际化进程中时,对于欧美海外市场要秉持能进则进,能退则退,相机而动的策略。关键就要避其锋芒,利用目前难得的关键时期积极与欧美企业抢占新兴市场国家的销售份额,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唯有如此才是实现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重要途径,才能真正不愧于500强的称号,才能完美实现否极泰来的中国企业的战略新跨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