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胜老师口述,蜀山秋代笔
4月20日国内航空新运价体系实施后,依照最新的折扣标准计算,机票价格跟原来相比,将上涨两成左右。受到燃油价格上调因素的影响,航油成本会有所提高。如果考虑国际原油市场炒作价格因素来看,使得原油价格出现更多不确定因素,一旦国际油价震荡走高,势必导致燃油成本大幅增加,易产生成本推动型的通胀压力。能否承受价格上涨带来的外部压力,是抑制成本推动型通胀的关键所在。当然通过第一季度经济数据,我们依然可以管中窥豹,从中略见我国未来经济的总体趋势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一季度各项经济数据,一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98亿元,同比增长1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速同比加快3.6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消费需求并没有因为这场金融危机而大大减少,没有出现例如美国的消费冻结的情况。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消费方式与美国存在差异,当美国的负债消费出现泡沫的时候,金融信贷急剧萎缩,消费需求下降,从而逐渐影响实体经济,出现经济衰退的迹象。而之前我国通过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运行,两率的下调,市场中货币流通量增加迅猛,2009年前三个月,我国银行贷款分别增加1.62万亿元、1.07万亿元、1.89万亿元,合计为4.58万亿元,与2008年全年基本相等。这么巨大的资金流动性,可以说对于预防通缩,提振消费和投资都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但是,万事万物皆阴阳,任何事物都同时具有本质属性的两个方面。我认为在预防通缩上我们取得了应有的政策效果,但是今年摆在我们面前需要重点解决的经济问题不是通缩,按照当前的信贷投放规模,全年将超过5万亿元,并不能排除年内再次出现通胀的可能,所以更重要的是在货币政策的执行运用上应更多转向适度信贷紧缩。我们不应该只看到“阴”的方面(此指通缩),更要看到“阳”的一面(此指通胀)。
我们现在依然是依靠投资来拉动消费的增长,我们认为消费需求随着这场金融危机出现减缓的迹象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表象而已。当我们把4万亿资金投向了更多的基础性项目,供给量增加了,但是并没有带来消费需求的增加。现在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资金应该真正投向的领域,不是国企以及显著拉动GDP增长的企业或行业,而是要更多的投向中小企业,扶持和鼓励民营中小企业的长足发展,这是解决消费不振问题的根本。3月份CPI同比下降1.2%,环比下降0.3%。继2月份之后,我国CPI同比涨幅连续第二个月出现负增长。通过消费价格指数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居民依然缺乏必要的消费信心。当然任何一项政策的执行都是需要一定时间周期的,在这样刺激政策的背景下,在充裕的资金流动性的配合下,消费需求的动力会显著提升,当社会需求量增加,各种商品的价格就会水涨船高,从而会出现需求拉动的温和型通胀压力。
而从外汇储备和汇率的角度来分析,截至3月末,中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9537亿美元,同比增长16.14%。3月份外汇储备增加417亿美元,同比多增67亿美元。从外汇储备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排除金融离岸市场人为炒作人民币的因素,我们应该尽量将人民币汇率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加强人民币汇率监管,严防出现人民币的急速升值或贬值的情况,可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既是我国外汇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预防通胀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今年我国经济运行中容易出现的主要问题依然是通胀压力加大。一方面,工业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推动的成本型进口通胀问题会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消费需求增速形成的通胀压力也不容忽视。所以我们要在货币政策和外汇汇率等经济政策中更要采取灵活和审视的态度,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及时调整策略,既要防止通缩,更要预防通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