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好了吗?

(2009-04-03 14:50:50)
标签:

求职

职业

生涯

规划

金融危机

杂谈

分类: 三人一席谈精粹

本文观点来自许文胜、王成及董一鸣

 

1.跳槽前也要三思而后行

王成:大家选择下一个机会的时候从两个维度可以做一下分析。第一,你要看下一个机会对你有没有吸引力;第二,你要看能不能很好的胜任这个新的工作机会。如果说吸引力很好,同时你的胜任力也很强,毫不犹豫可以去。人在变化中,我觉得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进步过程。

 

许文胜:正好应了一个管理理论,叫“期望理论”。期望理论讲了这么一个概念,就是你说的这个期望值有多高和你的技能程度是什么关系。就是说期望值高,能达到你的期望,但技能不够等于零,如果技能很高,期望值很低,这个时候产生的激励效果也很差,两者必须共有,就是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才能达到一个更好的对于职位的要求,管理上的要求。通过你们两位的讲解,我们又看出一个,不是跳最好,有时候跳更好。

 

董一鸣:多从现有的关系里面,现有的企业里面挖掘这个企业闪光的地方。因为毕竟你对于企业的整体运营、流程、人员和优点、缺点都非常清楚的时候,你更容易变成一个变革的领导,怎么在这里面变化,而不是把我变了,这是一种思考方式。

 

许文胜:我突然想起一个例子,原来我们做互联网的时候,知道有一个公司,这家公司,现在非常好,叫网易,当然我也不举具体的名字了。在网易,曾经有一个跟丁磊非常好的创业伙伴,两人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没钱,同住一个宿舍,好的一塌糊涂。现在随着网易的发展,给他的责任,以及他的期望,可能有点差距,所以就离开了。这个离开了以后,又去了另外一家,也很有名,最后他也离开了,看似每家公司对他都有号召力。现在我不知道这个人在哪儿了,我想他如果现在还跟丁磊在一起的话,可能是另一个风景。

 

王成:中国有句俗话“这山望着那山高,到了那山没柴烧。”我们职业生涯当中不要老是换跑道,一定要评估一下这个转换成本有多大。你刚才举的那个例子,转换成本太高了,不应该换那么多跑道。我们有一个职业锚的概念,就定死在那儿了,好好发展,不要轻易换。

 

2.如何打造职场人瑞

许文胜:你们两位做人力资源这么长时间,什么样的人在这个企业当中最不容易被裁?给广大网友提一些建议,用什么方法做,达到这几个要素,让自己被裁的可能性最小。

 

董一鸣:我觉得这个问题得反过来想,如果我们是企业的老总,我要选择列出裁员名单,上一期我和老孙讲过怎么出来这个裁员名单,基本上都是新加入的员工,跟你关系不好的,平时薪资比较高的,或者是绩效不好的,这些方面肯定会考虑。假如我自己是老板,我会先裁的是谁,用什么方式裁人,我会选谁,这个时候我们就一下子释然了,就知道原来为了不被裁,或者说让老板将来第一时间不裁我,或者以后也不会裁我,做什么呢?

 

首先你要有业绩,很多公司都是业绩说话。

 

第二点,在这么复杂的环境下我都没有到处抱怨,到处传播谣言,这个时候老板可能暂时性的会把你忘了,因为你不出声,他现在着急的是救火,把公司业绩拿上来,该裁的人裁掉,该招上来的人招上,他会暂时忽略你,但某一天会想,只有某某,只有王成同学没有给我当时的时候添乱,这个时候他就会想到你。

 

董一鸣:在老板面前,或者在客户面前,永远都不要说公司不好的事情,比如降薪了,不跟客户发牢骚,永远用我的专业度感化客户,专业度是非常重要的。哪怕明天被裁了,今天做出来的东西,交出来的成果也是规规矩矩的,就是职业精神和专业性的一致性,这个非常重要。还有就是平时的铺垫,前两天跟朋友们聊天,他们说在老板面前特表现,晚下班。我说现在加班是没用的,你所有的东西老板看到的是他对你的印象

 

同时尽量可能多的多承担一些别人的工作,调整心态之后可以快速的恢复其实也是阳光心态的一部分。

 

王成:没错。经济危机下,被优先裁掉的是有人品但是业绩不好的,再被优先裁掉的就是有业绩,但是人品不好。

 

还有一部分就是可塑之才。我们非常看中一点,有一类经理人员或者有一类员工,他们每天在做的事情是归罪于外,在抱怨,为什么被裁了,因为老板不好,都是在抱怨。我们希望看到员工,看到经理人员善于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审查自我,如果想到这个问题,谢天谢地,其实被裁是给自己一次改进的机会。你就可以有感恩的心态。

 

许文胜:从企业领导者当中,当员工来了以后,就要给员工不断的强化一种训练。这种训练是职业精神的训练,要懂得不管在什么样的时间情况下看自己的弱点,把自己的弱点知道了,所以要不断完善,把我的弱点消除掉,达到一定平衡,所谓和谐的一个人,和谐的员工,这样在企业当中很难被裁掉。

 

董一鸣:还有一种是变革的精神。一个老板除了要教你看清楚自己,给你指明方向以外,还要不断给员工灌输变革,我是一个老板,勇于变革,最近我们在研究领导力的问题,就是说我凭什么做你的领导,大家为什么要跟你走,大家凭什么跟你走,同时大家怎么跟你走,如果你把这几个问题都想清楚了,之后给员工不断讲到变革是唯一的不变。

 

许文胜: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永远的变。

 

董一鸣:就是变化。

 

许文胜:不管是不是经济危机,环境永远是变的,在不同周期当中,我们组织结构在变的当中,肯定就要引进新的人员,也会裁掉人员,所以不把裁员这个概念当做突发事件,当做一种常态,有进才有出,这是一对平衡。变成一个常态,你要有了这个常态,所有人都会有一定的危机感,这个危机感存在一个企业当中,企业把这个危机转化成动力,压力变动力,那么这个企业发展当中更多的是把好的人才凝聚在一起,较弱的人才清除掉或者是淘汰掉。

 

3.创业必须能扣上三个扣子

王成:创业之前,要有很好的创业准备。我觉得一个最大的准备不是资金上的准备,也不是项目上的准备,而是自己心理上的准备。我02年研究生毕业以后,参加工作,换了几份工作,都是我自己裁自己,干了两三个月之后。最后想明白了,还是自己干。我们在自己干的过程中什么都没有,甚至连想干什么都不清楚,资金来源也不太清楚,但没关系。只要心里想好了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第一个扣子扣住了。

 

许文胜:第一个扣子扣哪儿了?

 

王成:就是心理扣子。

 

许文胜:想好了,但是没有方向。

 

王成:这就是第二个扣子。我看过一本特别有名的书《基业长青》,讲普两个老板,当时的理想是要做一家伟大的公司,这就是心态,但要做什么不清楚。IBM也是想做一家国际大型公司,但要做什么也不清楚,但最需要的就是心态调整到位。这本书的作者说,伟大的公司不是规划出来的,是进化出来的。

 

王成:第三个扣子有人,找对人,开对门。先人后事,先找到搭档,找对人,大家群策群力。创业的时候有几个好的搭档太重要,有了搭档,后面的钱、生意都会慢慢来。

 

许文胜:各种资源。关于人的方面,你是人力资源专家,您觉得创业过程中选人好不好选?

 

董一鸣:创业过程中,我觉得选人最重要的是信任他,其次是他要信任你。相互信任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比如说王成,王总,我可能跟他认识的时间不是很长,但通过我这么多年的用人、识人经验,我一看到他就知道,符合9.5%的选项,我们就变成好朋友了。

 

敏感度,上回我们谈到商业敏感度,或者凭什么认为他是我的合作伙伴,这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以及对你的合作伙伴要求的一些量化,你一定要自己知道,如果某一个人跟我合作,我是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这个时候你再碰到对的人,就可以马上把他抓住,就不会让他走了。

 

许文胜:通过你们两位讲,一个是心态搞好,第二个是有一个方向、定位,或者一堆合适跟你志同道合的伙伴,然后去创业。

 

董一鸣:扎扎实实的,沉下去,好好工作。

 

许文胜:这三个要素是一个进程,也是不可避免的,按这三个要素走。

 

>>>更多精彩内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