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檐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耶,将天数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现译:
上古的对圣人经常教导民众,对一年四季中的各种病邪,要根据节气的变化而及时避开,同时心态要清净安颐,排除杂念妄想,以使体内真气和顺,精神守持于内,这样怎么会受到疾病的侵袭呢?因此,人们就可以心情安闲,寡少欲望,心境安定无忧惧,情绪安定而没有焦虑,形体劳作而不使之疲惫,真气因而得到调顺,各人皆能随其所欲而满足自已的愿望,不管吃任何食物都觉得甘美,任意穿什么衣服都感到惬意,所处环境为安乐,不因地位的尊卑而羡慕嫉妒,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朴实。因而任何不正当的嗜欲都不会干扰他们的视听,任何淫乱邪论也都不能惑乱他们的心志。无论愚笨的、聪明的、有才能的还是能力差的,都不会因外界事物的变化而烦心焦虑,因此符合养生之道。他们之所以能够超过百岁而动作不显得衰老,正是由于领会和掌握了修身养性的方法,从而身体不被内外邪气干扰和伤害的缘故。
黄帝说:人年纪老而不能生育子女,是因为精力枯竭了?还是因为受到了自然规律的制约?
歧伯说:女子七岁的时候,肾气开始旺盛,牙齿开始更换,头发开始长多。十四岁的时候,天癸就开始产生,任脉的气血通畅,太冲脉的气血旺盛,月经按照时间来潮,也就具备了生育子女的能力。二十一岁的时候,肾气平实充盈,从而长出真牙,并逐渐牙齿长全。二十八岁的时候,筋骨强健,头发长到最茂盛的阶段,身体也达到最为强壮的阶段。三十五岁的时候,阳明脉的气血衰弱,面部开始憔悴,头发开始脱落。四十二岁的时候,三阳脉的气血非常衰弱,面部整体憔悴,头发开始变白。四十九岁的时候,任脉的气血虚弱,太冲脉的气血也虚弱减少,天癸枯竭,月经断绝,所以身体衰老且失去了生育能力。
文胜解析:
当然,歧伯还给我们指出了不同时期的健身和养生的核心方法。下面就让我们给大家进行逐一的解析:
7岁时,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牙齿和头发,每天早晚要进行叩齿和捋头的活动。叩齿以7下为一组动作,连叩7组;捋头以5下为一组动作,连捋5组;
14岁时,伴随着肾气的逐渐充盈,经脉的气血开始旺盛,这个时候要开始注重对肾气的保护了,每天早晚要进行相应的呼吸吐纳活动,具体是:长吸1口气,然后分6
口吐出,以此为一组,一共做6组。
21岁时,牙齿逐渐健全,我们要更加注重保持它日后的坚韧度和耐久度,早晚的叩齿活动要逐渐增加力度,还是以7下为一组动作,但要连叩21组。
28岁时,筋骨和身体都成长的强健了,头发也达到最茂盛的阶段,我们要注重增加身体的锻炼和捋发的力度,这些活动的方式就要依据大家自己的习惯和身体状况进行合理安排了;
35岁时,我们的生理周期进入到了开始衰退的阶段,我们要特别对肠胃进行保护,注意各种不利的禁忌,安排适度的饮食。
42岁时以后,身体全面衰退,我们要对自己的能量进行适当的补充,多加注意进行适当的锻炼,食用对身体有益的物品,以延缓我们的衰老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