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成之道》连载——(3)(独家)

(2007-04-13 09:36:09)

http://upload.blog.daqi.com/uploadnew/2007-04-13/1176427263.jpg


 

第三节《易经》的涵义
 
一、什么是“易”
    《易经》,我们可以理解成“易的经典”,那么何为易呢?
    《易经》中的“系辞”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这句话是说“易这个字或者说这个概念,是说万物的一种形象,一种像形的方法,一种象征的描述”。
    “易”字的源起自古有这样的几种解释:
 
    从最早的甲骨文,“易”便是象形的了。甲骨文的“易”字,像用手把一个盛水器皿中的水注入另一个器皿中的象形。后来这个字形经过不断修改和简损,只截取保留器皿中带耳的一片和水滴三点,故到小篆时就讹变得面目全非了。
 
    蜥蜴说。《说文解字》中写到:“易者,蜴也,象形”。 商代甲骨文中易字的七种写法,均呈象形鱼类状或近似于蜥蜴的形状,在金文和篆文中的“易”字,确实更象蜥蜴,而蜥蜴又是以善于变化著称。
    关于“字,我还有一个略带悲哀色彩的小故事。当年,我在早期学习《易经》的时候,遇到这个“字,不知如何读音,总觉得很别扭,便找字典来查,谁知道在字典中也不知怎么来查这个字,直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最终找到。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很多人都说学习《易经》难,其难点之一就是很多的字不认识,造成了对学习畏惧的心理。这就充分显现出来了我们汉语中“拼音”的重要性。还有,这个“字用“五笔字型”的输入方法更是很难打出。这就说明了我们国家有关的部门和相应的程序开发者应该非常注重工具书籍和软件编写的便捷性与实用性。
    在这本书里,我们将书中出现的不常见的字,都做了拼音的标注,并集中放在了书籍的最后附录中,便于您的查找和认记。

    当年周文王被囚于羑(You,三声,音同有)里,历时七年创演《周易》,即是“穷则变通”的最佳解释,所以取蜥蜴善变通达的特性,命名为“易”。日本的学者大都采用此说。

    日月说。“日往月来,日下有月为易。故日月为易,象阴阳也”。日月的交替变化,一昼一夜;明暗的不断对应,阴阳的反覆转换;宇宙间的事物达到的动态平衡,变化万千,生生不息。

   交易说。“易者,交易,犹往来也”。即从一方到另一方的交流、交换,在古代最初的“易”意思就是“换、流通”, 当然这种交易的方式不会是平白无故的,而是必有代价发生的,比如“易子而教”。
   “易子而教”的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是说“相互交换孩子进行教育”,即我的孩子由你来教育,你的孩子由我来教育。
二、什么是“经”
      那么“经”又是怎么来理解呢?为什么把它叫做“经”呢?
      “经”这个字,就是经典的意思;称之为“易经”,也就是“易的经典”;是自古至今关于“易”的所有知识体系的大乘集合的经典。
    “易”是中国人几千年在内心里所遵循的一种思维模型,内心里所引用的一种应用体系。《易经》则是解释“易”的方法的经典,是作为触通数类学科的基础理论,当然也就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知识地位,在中国每个历史时期都以定位在经史子集的最高颠峰而倍加推崇。
    同时,“经”在古代又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历朝历代,“经”都是求学做官者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书籍,只有通晓“经”类著作,才能报国尽忠,才能为民请命,才能造福社会。
 
    然而时至今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人们对于“易经”这个概念的理解还是存在着相当大的误区,很多人都还认为《易经》就是单纯的《周易》。

那么,实际的《易经》又是包含了什么内容呢?让我们进入下一个章节,为《易经》正本清源,还《易经》一个完整的面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