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有7000万无性恋者,对异性同性均不感兴趣
世界上大约有1%的人(7000万人)属于研究人员所称的“第四类性取向”。他们是一群很容易被人误解和忽视的一小部分人,因为任何人对他们来说都没有性诱惑力。
9月份有关“无性”的新书将在英国出版,作者安东尼·博加特教授声称,在性文化流行的社会中一些人已经不再有性欲了。事实上,社会通过各种渠道,用尽各种方式对人们进行“性轰炸”,以致于数百万人失去了性欲。
博加特的新书——《了解无性恋》中称,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自己没有性欲,他们感到自己被“性感文化”排除在外。但他也认为,无性欲的人将会一直出现,他们会不断地宣布“出柜”,因为社会变得更加自由和慷慨。

震惊世界的一个故事:日本22岁的画家Mao Sugiyama是一名无性恋者,自愿切除生殖器。
后来他组织了一个party,将自己的生殖器煮熟分给五个付费的客人。
他定义了无性恋:长久地完全与性诱惑或者性渴望隔绝,与独身生活不同,尽管一些人的性诱惑和性渴望仍然存在,但还是自愿选择节制性欲。表现为两种形式:有一定程度的性欲,但不直接针对他人(只是手淫);另一种人无论对谁都没有性欲。
2004年,博加特通过调查问卷调查了1万8千英国人对性诱惑的反应。1%的人同意调查问卷中这样的观点:“我从来没有觉得任何人对我有性吸引力。”在他的新书中,博加特分析了无性恋并进一步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自己是“无性恋”。
根据英国《独立报》周日的报道,世界会议的组织者迈克尔·多尔,在一次非学术会议上讨论了发生在伦敦南岸大学的无性恋。他说无性恋必须“被作为正当的性取向,而不是让这些人躲起来或者被攻击。”
来自伯明翰的一名23岁学生约书亚·哈顿,,告诉英国报社说,他是一名无性恋者,直到三年前偶然知道“无性”这个术语时,一切才变得清晰。哈顿告诉记者,“我不再欺骗自己,很多年轻人向往一夜情,在我周围到处都是,现在我对自己的状态感到更舒服。”
据《新科学家》杂志称,专家说,尽管属于“第四类性取向”的人缺乏性诱惑,但其中一些人可能仍然想与其他人建立亲密和持久的情感关系,也就是说他们有可能结婚,甚至可能想通过试管婴儿(避免性生活)的方式生一个孩子。
无论是无性恋者还是同性恋者,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都应该受到社会的关怀。无论是“第四性”还是第几性,都应该一视同仁。这7000万无性恋者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更不能歧视他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