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心理卫生与PTSD防治”讲座通知
(2010-05-04 00:37:13)
标签:
急性应激障碍心理卫生创伤后应激障碍邓明昱美国健康 |
分类: 灾后心理援助 |
“灾害心理卫生与PTSD防治”讲座通知
美国华人临床心理学家、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理事长邓明昱教授将于近期经西安到西宁前往玉树“414”地震灾区进行灾后心理援助工作。特于5月15日下午1时到4时30分在西安精神卫生中心讲授“灾害心理卫生与PTSD防治”。请在西安的本会会员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参加。请预先报名,以便安排座位。
联系人:戴尊孝主任。手机号:15934866928
灾害心理卫生与PTSD防治讲授提要
邓明昱 博士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对创伤等严重应激因素的一种异常的精神反应。它是一种延迟性、持续性的心身疾病。是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心理障碍。近年来,随着自然灾害、突发灾难性事件增多,以及恐怖主义的自杀性爆炸等不断发生,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亦成为关注的重点。在灾难事件后,即刻发生的严重的心理障碍多为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ASD),有明显精神症状的严重心理障碍多为短暂精神病性障碍(brief psychotic disorder with marked stressor, BPDMS)。在各种心理症状持续出现一个月后,才演变为PTSD。根据美国国家创伤性应激障碍中心(National PTSD Center in USA)的PTSD培训课程,ASD、BPDMS和PTSD必须同时掌握。而且,ASD、BPDMS和PTSD也是灾难心理援助的重点工作。因此,我们将介绍急性应激障碍、短暂精神病性障碍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识别与处理。
讲座资料以美国国家PTSD中心的最新培训资料和纽约州立大学附属精神卫生医院PTSD病区(美国最大的PTSD病区)临床资料为主要依据;结合本人20多年的心理危机干预经验;总结四川512灾后心理援助的工作体会。
邓博士从事灾害心理援助的临床经历简介:
1988年,担任重庆“118”空难重庆市政府医疗队的医生,负责空难家属的心理援助。
1994年,海南的地震活动高潮期,作为海南心理咨询研究所的所长,率部对海口市民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援助。
1998年,在夏季的中国特大洪灾期间,以《美国中华心身医学杂志》总编辑的身份,在中国率领一批心理咨询和心身医学的志愿者参与对灾民的心理救援。
2001年,纽约的“911”事件后,作为纽约华人社区咨询中心主任,直接接受了美国PTSD中心的专业训练,直接投入911后针对华人社区的心理干预工作四年多。
2008年,四川“512”大地震后,四次率领海外心理援助专家团到四川灾区进行心理干预的现场指导、心理督导、精神卫生医院心理查房、PTSD的临床专业培训。
2009年,台湾“88”飓风灾害后,赴高雄、屏东灾区进行考察,在台北召集IACMSP台湾地区理事商讨灾后心理援助计划。
2010年,海地“112”大地震后,为海地灾区发送大量的心理救援资料,安排IACMSP专家前往海地进行心理救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