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交所国际板是否应与B股“合二为一”呢?

(2009-05-17 13:05:52)
标签:

证券

理财

b股市场

cdr

美国

财经

分类: 创立、经营公司

听说上海证券交易所,为了配合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即将推出“国际板”,即允许境外注册的公司,在上交所发行CDR而达到挂牌上市。

 

其实,国内不少(超过50%)的纳斯达克或纽交所上市公司,通过发行ADR(美国信托凭证股票),实现在美IPO。同样,美国或其他国家注册的企业,亦通过CDR,实现上市。想象美国微软、英特尔、谷歌、GE、高盛,英国的汇丰、北欧的诺基亚、德国的奔驰、奥迪、法国的法意空等大公司,都在上交所发行CDR?

 

可能比较现实的,是让“红筹”公司“海归”:注册在开曼群岛等境外的国内运营公司,诸如中移动、上实、北控等大红筹,通过发行CDR在国内挂牌。

 

如此一来,B股市场将会更加冷清。笔者曾经在2000年初回国时,投身于B股市场,也曾经因为B股的“井喷”而窃喜,也曾因为B股长期低迷而“置身于度外”,终于在07年“大义凛然”地抛尽手头上的B股。B股市场不妥善处理好,将成为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个不太光彩的案例,将是政府有负于广大中小股民的“活教材”, 算是“信用瑕疵”。

 

其实,上交所即将推出的国际板,是否可以和B股市场结合起来呢?比如,将B股股票统统折算成CDR, 有美元B股换成人民币的CDR, 再进行扩容。前期的美元转RMB,其实也并不见得要有谁来掏钱的,只是按照设定的汇率,转成RMB而已。这样,既解决了CDR, 更是解决了困扰我们多年的B股问题。这是B股变相和A股合二为一的好时机呵!

 

B股市场的振兴,已成为政府在证券市场上“信用”的最大考验。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和中国实情。

 

其实,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立政府的“信用”,来得极为重要!B股,恰恰提供了一个机遇。创业板,也是另外一个机遇。

 

前车之鉴,后市可察!

                                                              2009/5/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