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资银行成了欧美银行的“救命稻草”

(2009-05-13 11:16:34)

    国内几大商业银行在04年至06年期间,相继进行股份制改造、引进国际投资人,银行资产重组,提升资本金以及银行管理能力,进而上市IPO,其中建行引进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淡马锡,中行引进苏格兰皇家银行(RBS)、美林等,工行引进高盛(GS)、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安联等。

 

等到这些中资银行上市限售股锁定期陆续到期后,金融危机给这些欧美金融大鳄予重击,它们纷纷抛出手中持有的中资银行股份,捞“救命稻草”。

 

具有某种讽刺意义的是,接盘的是有本土管理团队背景的基金公司,如厚朴以及中人寿资产管理公司。

 

同样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去年10月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不少欧美股权私募基金(PE)纷纷“抄底”,结果现在是被“套牢”,例如TPG抄底投资华盛顿互助银行(之后宣布破产并被B.A并购),几十亿美元几个月时间打水漂了!还有投资花旗银行、瑞银(UBS)等,均遭损失,连中投(CIC)投资摩根斯坦利,也是“浸水”了(under the water)。

 

连投资天才巴菲特投资高盛,亦福亦祸,尚难有定论。

 

在金融危急中,最漂亮的并购案,是美林以500亿美元被美国银行收购,出售方(桑顿)是高手,收购方被骂为“低能儿”。

 

在资本市场与金融大鳄周旋,可谓此一时、彼一时也,但是,较明显的是,现在是“东风压倒西风”。

 

                                                                                   2009.5.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