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上海建成国际私募基金和风险投资的中心

(2007-06-21 09:29:24)
标签:

vc

私募融资

[作者注]:此文是2005年我和我同事黄梅起草的,拟当时提交给上海市政协作为一个提案,后并未发生。现在读来,不仅对上海,而且对北京、天津、重庆、西安、成都等欲成为全国或区域经济中心、或高科技创业相当活跃的城市,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只是两年多后的今天,全球股权私募融资基金纷纷抢滩进入中国,而人民币股权私募基金也面临一个大好发展时机。从某种角度来看,上海虽有一些独特的优势,但在吸引国际股权私募投资基金方面,则和其他兄弟城市处于同一条起跑线。究竟谁能把握住机遇去迎接挑战,谁就将是“赢者”。

 

引言

 

当前上海正面临严峻的任务和难得的机遇,要把上海建成具有国际水平的大都市,必先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而发展服务业首先要在金融服务业有所突破,要建立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资本市场分两类,一类是公开市场,包括股权市场(即通常所说的证券市场)、债券市场、期权期货市场以及生产资料交易所(如黄金交易所);一类是私募市场,指公司向特定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发行股票,表现为私募股权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用直接投资方式进行投资。发达国家的私募市场规模一点也不亚于公开市场。

 

在推动上海成为国际和区域金融中心以及在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的进程中,公募市场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结构性问题,如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流通问题,国内股市的一系列遗留问题以及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与监管体系与国际通行标准相比都有相当的差距,这些问题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解决起来非一日之功。因此,目前上海要大力提升并发展金融服务业,应可考虑避重就轻,先从私募股权资本市场着力,以此作为切入点。

 

大力发展私募市场的优点

 

大力促进私募市场的发展,利于丰富资本市场的层次,增大资本市场的优化资源配置作用,增加了投资渠道,降低投机气氛,为民间资本找到出口。

 

大力发展私募市场必将促进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使其不断壮大自己的业务和团队并最终能够上市。私募资本对于高科技中小企业意义非凡,其不仅能向企业提供资本还能帮助企业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及管理团队的素质。企业从创业进入成熟后,需要不同的人才来管理。这个转变的过程需要有机制。私募基金和风险投资家往往在其中起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风险投资公司与所融资的企业的关系非常密切。从组织管理团队、参与管理、实行监督这一角度看,风险投资公司与投资银行和共同基金等金融中介机构有重大差别。因此,私募市场的发展必将促进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使“科技兴市”得到落实和体现,同时,还将鼓励创业并形成创业、成功、成功后再创业的良性循环。

 

大力发展私募市场还可以推进公募市场的发展,建立全方位的现代金融体系。在比较成熟的经济体中,私募市场对现代企业的建设、对公募市场的推进、以及对建立金融中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中,市值排名在前一百的公司绝大部分都有美国私募基金和创投基金的支持。国内成功登陆纳市的高科技公司(包括上海本地高科技公司),在最近5年也多得益于此,如盛大、第九城市、分众传媒、携程网、前程无忧以及掌上灵通等公司,在海外成功上市之前都进行过两到三轮的私募股权融资。同时,私募基金投资的公司也占据纳斯达克的绝大部分候选人位置。通过被投资公司上市,私募基金实现套现又反过来促进了私募市场的发展

 

发展私募市场的国际经验

 

私募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所进行的是高风险的战略性投资,为了大力发展私募市场,各国都制定有利于私募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包括:

 

(1)政府配套性融资与出资。如,与风险投资共同投资,为企业的融资提供配套服务或者作为有限合伙人对私募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进行支持性投资等等。

 

(2)税收优惠政策。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了鼓励风险投资的发展,都制定了税收优惠政策。如新加坡政府规定,风险投资最初5-10年完全免税。台湾规定,公司投资于风险投资事业者,其投资收益的80%,免计入当年度营利事业所得税。美国在税制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对风险投资额的60%免除征税,其余40%减半征收所得税。这项措施使得风险投资税率从49%下降到20%。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的营造不仅极大地推动了高新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为风险投资公司的规范和成熟提供了保证,更重要的是,完善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为高新技术及风险投资的良性互动创造了条件。

 

(3)政府采购。对一些风险投资企业的产品,为鼓励发展,政府可以通过采购政策予以支持。

 

上述优惠政策是新加坡在七十年代、台湾在八十年代、以色列在九十年代所大力倡导和推行的,对当地的私募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我们该做什么?

 

建立并完善私募市场并非易事,必须依靠艰苦的工作和良好的决策。这一点可以从以色列的经验中看出,以色列在1991年只有一只风险投资基金,但是经过一番艰苦奋斗,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其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私募市场产业国之一。

 

确立把发展私募市场作为突破口,需要加强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尤其是在软件建设部分应有所突破和创新。所谓软件,指市场机制、商业环境的培育等软环境。

 

首先,在建设软件环境时,应当考虑推行有限合伙制的试验,国际上私募基金基本上采用有限合伙制,国内已经在北京、天津等地开始试验。所谓有限合伙制为,指普通合伙人(General Partner)和有限合伙人入股(Limited Partner)的合伙制。普通合伙人通常为专业投资管理公司或人员发起并具体管理创业投资公司的投资业务,要负无限连带责任,而有限合伙人负责提供创业投资的主要资金,但不负责具体经营,只按出资比例承担相应的责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最新规定——《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创业投资企业可以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法律规定的其他企业组织形式设立”。最新的规定已经对将创业投资企业的组织形式放宽到“法律规定的其他企业组织形式”。有限合伙制的优点在于可以将出资人与管理人的责任与权利进行有机结合,有效地避免双重征税问题,实现创业投资组织形式与国际对接,有利于树立上海在高科技产业化和创业投资方面积极推动制度创新的新形象,吸引更多的国际创业投资企业,特别是欧美大型创业投资企业入驻上海。

 

其次,要进一步加速投资中介服务组织的建设,建立多元化的中介渠道,努力营造适于创业投资发展的良好环境。格林斯潘曾在一次演讲中以1997和199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举证金融中介机制其中一项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机制的渠道发展必须多元化,以及不同中介渠道应发挥互补及支持的作用。有了健全的中介机制,一旦危机出现以致任何一种渠道瘀塞,机制内的其它已发展的渠道亦可继续发挥重要功能,以保持经济发展的动力。

 

最后,吸引和培养人才,特别是通晓国际运作惯例及投资管理的人才。根据上海市金融青联2004年8月在上海举行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金融青年使命”主题委员会论坛的结论,上海向国际金融中心迈进的“三步走”战略正面临人才困局:对比纽约的77万人、东京的24万人、香港的35万人,上海金融人口目前仅为17.3万人,与国外金融中心城市金融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相比,上海金融人口仅占人口的1%;上海金融业尤其是通晓私募市场运作惯例和规律的人才比较缺乏,必须同时抓好领军人才、专业人才以及员工人才三支人才队伍的建设。

 

在硬件建设方面,海外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私募基金有着聚集效应,例如,美国大约一半的风险投资基金都聚集在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附近的沙丘大街(Sand Hill Road)。上海可以筑巢引凤,考虑拨出有特色的地方(比如徐汇区的老洋房、浦东陆家嘴或张江)作为知名私募基金的中国乃至亚太总部的“栖息地”,使上海在未来3到5年内成为世界上私募基金的首选地。私募基金将中国乃至亚太总部放在上海,将会起到良好的带动效应。一方面,私募基金对中国尤其是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具有高成长性企业的支持,会促进这些企业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与监督机制,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另一方面,通过私募市场不断扩大会促进公募市场的发展,扩大上海金融市场对亚太地区金融的整体影响力,加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同时,还可以引入国际著名创业投资基金、基金管理人,引进国际创业投资管理经验,挖掘、培育和促进中国高科技项目产业化;吸引国际上的高科技项目和制造基地落户中国。

 

结语

 

当前上海发展私募市场面临难得的机遇。首先,在政策上,十六大报告中已明确提及“要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形成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资本运作和人才汇集机制”,而资本运作就意味着要有资本运作的环境和基础设施。其次,从市场的角度看,继盛大网络、第九城市、分众传媒、百度搜索的上市掀起国内新一轮的创业和投资热潮,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国际私募基金大鳄进入中国。上海可谓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大力发展私募市场必将大力促进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的流动,将为上海朝现代金融服务中心迈进注入活力,打下坚实基础。

 

                               钱学锋/黄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