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vcpetmt投资基金创业高科技buy-outkkrsequoiakp |
恰好昨天周六,
风和日丽,北京难得的春日,和风拂面,杨柳依依。汉理资本在其北京办公室的大阳台上办了“丁香会”活动,邀请了华登(Walden)、德同(DT
Capital)、永威(AsiaVest)、四格(Seavi Advent)和Axiom
Asia基金的朋友们,加上皓辰传媒、天下书盟、新浪、神州风采的老总和汉理资本的同事,大家议论的主要话题之一,也是目前VC在看哪些非TMT项目。
TMT,即telecommunications, media and
technology的缩写,是华尔街对高科技公司的统称,
也是美国硅谷VC投资的最大行业领域。像美国大名鼎鼎的VC基金、Klein
Perkins (KP), Sequoia, Venrock, Accel等,
无一不是投TMT而成名和持续成功的。
倒是非TMT领域,主要是股权私募基金(PE)更多作的;不过最近几年,硅谷基金有积极投资环保和新能源领域。
国内的VC,目前看的非TMT领域,主要集中在和消费类直接或间接挂钩的行业,
如快速消费品(FMCG) - 食品、饮料等,消费服务类 -
酒店、餐饮连锁、物流、零售、百货,医疗卫生类 -
医疗设备、管理服务等, 教育类, 新能源类、环保类、资源类。
首先,
WEB2.0在前两年出现投资“亢奋”局面,从2005-06年投资博客网站,到2005-06-07投资视频网站、P2P网站、SNS交友网、社区搜索等,
VC到06年下半年开始“理性回归”, 收缩战线,集中攻非TMT领域投资。
其次,
从如家和新东方和深圳迈瑞相继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其表现甚至超过了许多TMT公司的上市表现,也给非TMT领域和VC很大的信心和启示。
最后,的确随着国内老百姓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生活方式在不断的变化和改进,与之相关的领域也或多或少的受益于此,其发展速度和变化程度,并不亚于互联网和高科技领域,而且此类非TMT公司的成长,都有销售业绩的佐证,而不像很多TMT项目,光有故事、或流量,而还没看到实实在在的销售业绩数字。
VC基金纷纷转向非TMT领域,
于是在市场上出现和PE抢项目的情况,屡有发生,这会造成两种新情况:1。好的非TMT项目现在普遍有多家PE和VC在追、在谈,估值往往居高不下,两位数的市盈率估值成交案例和争相抢投的,常有发生。2。VC趋向PE同质化,多投晚期项目和非TMT项目。但是,
据汉理资本的观察, VC在投晚期项目时, 不比PE有太多优势,
反而暴露出不少劣势,因为毕竟投早期项目(通常VC干得活)和投晚期项目,在投资及其市场的分析、谈判、交割和判断上,有不同之处。倒是有为数很少的VC,在2-3年前,
就定位在growth
capital基金上,并有意朝此方向招人、培养和找项目,汉理在过去的两年里,和该基金合作了三个项目。
另外, 现在VC在募集新的一轮基金时,
也是募集资金越做越大,从1-2亿到4-6亿, 甚至超10亿。
较成功的VC都在“转型”试图做PE了,而PE呢,有在开始做VC的,
也有开始做更大的, BUY-OUT,现在日子最不好过的是做BUY-OUT基金,
大把大把资金握在手上,却很难找到合适的公司/项目去收购。像KKR、黑石、MBK、凯雷并购基金(做徐工和太保保险的)、CCMP(前JP摩根基金)等,都在等着在国内buy-out方面“开锅”或做第二单呢。
从三年前基金大量投资和分众传媒相似商业模式的公司/项目,到去年web2.0公司的投资,
到2006至今大量投非TMT项目,
VC投资都有一些“主旋律”或“风潮”。
对于许多想创业或正在创业并想去找VC融资的创业者们,我的忠告是:VC无论是投哪股“风潮”,最后看中的,还是两点:
创新的商业模式,以及“人/团队”。百度、分众、 如家的成功,
就是很好的注解。
最后,
web2.0公司在目前严峻的形势下,其生存之术、未来制胜之道何在,
我也有想法,愿将来和各位共同探讨。WEB2.0公司,
应如何来“突围”?城外的同志们,多给城内的被围的战友, 支招。
前一篇:国内VC界存在泡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