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并购的章法 |
首先,我们来看最知名的“红魔”曼彻斯特联队:2005年5月,美国石油大亨格莱泽尔(M. Glazer)出价7.9亿英镑(约120亿元),成功收购曼联。除了自己原有的持股(约合2.22亿英镑),格雷泽尔在收购所需的5.68亿英镑中,有3亿英镑左右来自摩根银行的贷款。
其次,来看看比较知名的“红军”利物浦:07年2月美国商人G. Gillett 和T. Hicks共花费1.714亿英镑(约26亿元)来买下英格兰老牌劲旅利物浦,但他们也接管了价值4480万英镑的债务,相当于一共付出了2.189亿英镑。并且他们将协助筹资建造耗资2亿1500万英镑的新球场。
最后,我们来看相对一般的阿斯顿维拉:06年8月,美国亿万富翁勒纳(R. Lerner)以6260万英镑(约9.5亿元)的价码收购阿斯顿维拉。同时是美国美式橄榄球队克利夫兰布朗老板的勒纳当时买下了56.85%的股份,并在之后的一个月内迅速将所持有的股份增至90%。
从上述三家英超球队转让中可以看出,顶级球队曼联的收购价是申花的80倍,利物浦为17.3倍,阿斯顿维拉约有6.3倍。06年英国人均GDP为38636美元,而上海06年GDP已经超过7000美元,约7189美元,是英国人均GDP的1/5。
大凡一个职业足球俱乐部的主要收入来源有三,1)广告冠名赞助商2)电视转播权分成以及职业联盟分成 3)门票及其他。
中国足球职业联盟及其俱乐部在上述三项中都有很大潜力可挖。尤其是两类职业俱乐部前景更加看好,一是老牌足球劲旅,如大连实德,上海申花及山东鲁能等,均获得过职业联赛冠军;二是在中国消费和购买能力最强的一线大城市,如北京国安,上海申花。 可见申花队汇集两者之所有,既拥有上海以及华东庞大的消费市场,又作为中国顶尖球队之一,有非常大的成长空间。
由此可见,花1.5亿去收购申花,并要在此之后投入后续资金加以开发,需要朱骏的勇气和眼光。但是和国际足球市场(如英超)相比,这桩买卖孰贵孰廉,各位博友应当自有定论了吧。我以为,朱骏可能是第一位把国际化运作与纯市场化、商业化运作带入中国足球职业俱乐部和中超联赛来的“吃螃蟹”的人。既然是“第一人”,机遇与挑战并存!
作为一名足球爱好者以及汉理的老朋友,在中超猪年即将开踢之时,我祝朱骏和新申花,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