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比如一位朋友说,“这是典型的懒政思维和肤浅的短视行为,就像缺水了就要南水北调、缺电了就要三峡工程、污染了就要炸山开道,不从城市管理优化找问题,不从产业结构调整寻出路,不从公众积极参与想办法,一纸文件容易,代表民意可以?”
我没资格评价谁对谁错,只是讲讲一个老百姓的朴素看法。
第一,我觉得,北京的汽车确实太多了,APEC期间限行也确实立竿见影。怎么让汽车拥有量这么大,而且弄得很多人都不愿坐公交,即使雾霾天仍旧要开车上路,政府决策者要深刻检讨,认真研究改进。当然,作为开车人,我也要面壁思过。
第二,全价买回的汽车,一大半时间用来占停车位(停车费估计更不会少收),作为有车一族,我也很不舒服。这等于我花了两倍的价格,买了一辆普通的汽车。政府如果强制限行,会否侵犯人们的物权呢?(法律专家可以解释一下)
第三,雾霾的黑暗日子,我也不大接受。如果再持续下去,不是危言耸听,这关系到国家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执政能力,当然,更关系到大家的身体健康。经济是发展了,太阳却不见了,癌症还找上门来了,这样的发展意义在哪里?
当然,我们也不能好高骛远,既想天蓝水绿,又想开车畅快(尽管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很多朋友开玩笑说,政府在论证单双号限行的同时,也应该论证单双号上班的可能性。这显然就要求太高了一点。
政府是有些懒政,但事情已到这一步了,政府这个管家婆(肯定不是小媳妇)也确实有为难的地方!它也想把事情尽量办好!很多官员毕竟也呼吸着同样的空气。
虽然有报纸说,到2030年,北京应该能天天APEC蓝了。但我觉得,只要真正下苦功,提前个几年,让更多人提前享受一下APEC蓝,别带着对雾霾的一帘幽梦(自然规律不可违啊)离开世界,其实还是可能的。
第一, 经济当然要转型。污染工厂必须要淘汰了,超标汽车绝不能放行了。不能上面政策下得欢,下面拆台拆得快。这样的表面文章,我们太多了,不能再有了(苦口婆心总抵不上真抓实干)。
第二, 要公平要合理要法治。关厂要关得人心服口服,限行要限得人无话可说。也不能北京要蓝天,河北人民不炒菜,内蒙工人全下班。没有合理的补偿机制,简单的关停并转不解决根本问题,反而增加地区矛盾、影响社会和谐。
第三, 要找到真正的肇因。汽车尾气被认为是雾霾主要成因之一,于是要限行。但排放有问题,油品是否有问题呢?为什么总有些人说,国外汽油比国内干净太多呢?烦劳权威部门辟谣一下,别让谣言满天飞,污蔑了国企形象。还有其他的肇因,也可以想想有效应对之策啊。
最后,要强调的一点是,极端环境下,我觉得单双号限行也并不是不可以。但互联网时代,政府一定要注意百姓观感。
其实,政府可以宣布一下,单双号限行时期,所有公车一律停开(当然警车、军车、救护车等特种车辆可例外,但不能挪借车牌);所有处级以上干部,必须公交出行(如果也符合法治的话),北京市长会带头坐公交、骑自行车或跑步上下班。
这样的前提条件,我觉得即使单双号限行,估计大家也都能接受,好歹享受了处级以上待遇嘛!
在国内,一些部长级人士,如高西庆等,已经是绿色出行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下得了勇气,方干得了大事。必然触及利益,但不能总触及你的利益。“跟我上”,肯定比“给我上”更激励人心。北京APEC蓝,看似还很远,但我总觉得,其实也未必就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