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返本开新——汤文选大写意绘画的诗性方式

(2021-11-21 15:31:36)
标签:

文化

分类: 美术批评

   

                                                  ——汤文选大写意绘画的诗性方式

余姚人 


20世纪的国画大师们把中国传统笔墨个性转换为自我个性图式而业已成为历史经典文本时,直面当代国画发展语境中的现代性图景,我们将如何可能地构造自己的阐释空间?尽管,当代大批国画家借鉴西方绘画色彩模式,并在构成上完全远离传统绘画的固有规定性,为我们提供了足资深思的多元性探索文本,但是,在当代大美术体系的发展语境中,支流交错而主流无彰的现象,又不得不令我们担忧。当我们立足于20世纪国画图式风格构成的原创点,寻找在传统这一发展维向上的承续性杰出画家时,已然是寥寥无几!可能,当代画坛宿老汤文选先生就是我们应该倍加关注的人物。

 

一、观念的实践:重解伟大的传统

 

汤文选先生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现代人物画而闻名于中国画坛的健将。尽管坎坷与多难的命运曾与他耳鬓厮磨了将近半个世纪,但他对艺术的行知观又深刻地表明了先生执着于绘画艺术的伟大抱负与精神。在他的绘画生涯中,他从未放弃过写生的机会,一边在古人那里取法,一边又在生活体验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图像模式。我们知道,法国塞尚在印象派取得成功后,却毅然回归传统,不求闻达,以自己独到的艺术主张和绘画实践,打破了传统绘画“肖似”的惯例,为西方绘画开辟了第二条通道。汤文选先生的绘画经历和观念阐述与塞尚的艺术过程有很多相似之处。笔者在此表明,当我们分析一位画家的时候,只有通过其生命的各种事件所具有的意义,并结合他自己对图画的理解过程所赋予的意味关系,我们才能发现这种联系所传释出的他本人艺术图式价值在当下的接受意义。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在众多画家共同拥有的风格状态中剥离出他者超越这种共性的艺术独立品格。

汤文选先生以人物画立足中国画坛后,他多次赴广西溶水、四川美姑等地采风写生,收集创作素材。其后,先生被划为右派,在一次超负荷的劳动中,一根粗大的木头压断了第十二根脊椎骨,导致了终身伤残。在他生命最艰难的日子里,是艺术给了他生存的希望,是强大的中国画传统给予他振兴艺术之力量。劳动之余,他仍然忘情地拿起画笔,白天不能画,夜晚偷偷地在油灯下画;厮熟的生活情景,永远温热的画笔,汩汩如溪水般陶养着他的艺术生命。喂猪老农、放鸭青年,还有题材丰富的猪、牛、羊、鸡、鸭鱼等现实物像,成了他其后绘画创作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赡素材。依笔者理解,汤文选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画题中鲜见人物而以花鸟、动物为主,可能,这与积淀于汤先生记忆中对题材熟悉与亲切的程度有很大关系,汤老曾讲过:“外界一般以为老虎是我的强项,其实不然。我高水平的自认为是梅花、兰草、松树、麻雀、小猪。当然,我在老虎身上倾注的情感更多” 随着汤先生的年事渐增,他必然对青少年时代所熟知的乡村图景生发一种怀旧感,对曾经赋予过自己生活情趣与乐趣的物什不期而然地要用自己日益老道的画笔进行追忆。古人所谓“消闲静摄,颐养天和”,这不只是生命之道,也是成就中国式艺术之道。汤文选先生在对待绘画传统上,他向来都是“静摄”的,从不浮躁,一以贯之地在传统里、在生活中寻觅着丰厚自己学养和笔墨功力的要素。他坚持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宋、元、明、清及近现代中国画发展演变史,也研读西方各时期、各画派画作。更为重要的是,汤先生在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朱屺瞻等等大师的绘画范式里既汲取营养,同时,他以炉火纯青的功力在自我图式构造中,非但以昂藏的笔墨抒其性灵,又以丰富而多变的题材关照现实;对于现代绘画史而言,汤文选先生的绘画益显补苴罅漏之功!尽管,汤文选先生从早期所致力的人物画改道花鸟、动物画,但他的传统绘画价值观从来没有改变过。笔者不知道汤先生在多年检视与取法传统绘画的立场中,是否被绘画的“西风”熏染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如台湾学者何怀硕先生评价汤老绘画时所讲到的,他在“视觉元素”和画作局部用色上还是多多少少受益于西方绘画形式!正因如此,汤文选先生大写意绘画图式风格以强大的中国画传统筑基,但又卓异于传统绘画任何一家面目。“假舍我以求古,不但失我,且失古矣” 汤文选先生植根传统绘画,在其绘画题材与图式中所蕴含的个性化诗情,艺术化地开出了人文图景,作为他个人而言,已然完成了中国画在现代绘画转型中返本开新的使命。

 

二、诗性直觉

       

    20世纪的中国画坛,由于传统学术思想受到现代多元文化的碰撞与混融,由是,中国传统绘画转入了一个群星涌动的大写意时代;这既是与历史连续的,又是与历史对视的。

在现代绘画发展史上,举凡优秀画家约略不出两类;一种是凭藉笔墨功力而展现自我图式风格的画家,如张大千、黄宾虹、潘天寿、石鲁、李可染等等;另一种是凭藉作者诗性直觉,以写意策略触动绘画本体的画家,如齐白石、傅抱石、陈子庄、陆俨少等等。汤文选先生绘画的语境格式,大抵属于后者。

汤老画作不专注于追求传统绘画中蕴涵哲学意味的孤寂感、荒寒感,他在自己所绘物象中独辟蹊径并自然而然地注入洞悉现世的诗性知觉;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完全可以从他每幅画作里感受到他创作时对当下世况的触动和切入,他所描绘的物象全属率意而为,因是直观而益显通透。在此,笔者深深体会到,在现代花鸟画的发展中,凡是具有生机盎然式的图像构成,才是花鸟画关照时代、反映时代的唯一创新通道。

汤老的画是有写意深度的。《老笔写春花》在看似混乱的图式中,极尽梅花冷峻之艳丽。“未许春风到桃李,先教铁干试寒香”(恽寿平题梅)。老于世故,本色不减;平淡入“玄”,道得自然。——这确乎是现世隐者的表白。汤老此作,已然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对接,可能,就在我们“坐驰”之际,其图式心象就已溢出梅花表面,涌入我们灵魂深处的必然属于可达通会之际的某种意向。“然而,恰恰只是混乱所具有的美和秩序,即那只期待着爱的触动,以便让自己发展成为一个和谐世界的混乱,以及古代神话和古代文学曾经是的那种混乱所具有的美和秩序,才是最高的美,最高的秩序”《老笔写新枝》则在表象最混乱的图式中,隐现出令人畅思无尽的有关作者坎坷而美丽的生活背影。

无疑,汤文选先生已经成为从20世纪中期步入现代绘画情境中的一支老笔,他在绘画题材及笔墨转换上永不休止地焕发出绵延传统绘画精神的勃勃生机。读他的画,常常有一种新旧交替的换代感。在他富足且极具张力的阐释话语中,空间构造与笔墨诗性直觉的体现,又将我们引入画外空间——这是普通艺术家不能强取的,由作者先天才性所自然而然地赋予的一种延伸于画外的敝开世界,这也就是一名优秀画家袒露于接受者的诗情智性;就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在八大、金冬心、齐白石、傅抱石的图式语境中可以悟到。还有,在汤老所构筑的绘画本文里,他一般不把自己所要阐释的终极意旨毫无保留地倾诉于画面,他也为接受者留下了尚可玩味的空间。

汤老绘画由书法感极强的线条以达“笔”奇,有内倾诗性知觉而生就的“格”奇,有提炼物像以拟人化方式而使“趣”奇。他的陈述话语,不仅具有逼视绘画本体的纯正感与严肃感,并且,他又以自己画作所流露出的“亲切的微笑”进入了传统文人绘画对自己、对社会的关怀。

汤老写意绘画不像时人造作式的狂笔乱扫,他的写意直觉完全来自于对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一种深度思考。老虎题材在历代绘画中是比较常见的,但好多画家都把老虎画成“具象”式威风凛凛的唬人感觉,而汤老对虎的刻画却迥异其趣:“我以水墨画虎,志在去俗留清,去俗存雅。我是以大写意手法,大刀阔斧般地用笔,着重刻画老虎的内在威严,假以拟人化情节,权且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汤老画虎题材如《盘龙卧虎》《消夏图》《群英会》等等,都不刻意写老虎之外在凶猛,而在老虎的动态形体和所衬物像中,提炼出老虎内在的大度与威严;汤老对老虎画题材的处理手法是前无古人的。读汤老的老虎画,就令人想到齐白石塑造的老鼠,韩美林设计的“猪邮票”!把“丑陋”的动物拟人化,以达大写意美术作品关怀现世与娱情双重价值的美学阐释,这就是汤文选先生独到的追求。也许,他所秉持的这种先验知觉,正是他的绘画图式之所以能与历史对视又与现代连接的心象枢要。

 

三、流动的图式

 

汤文选先生从上世纪50年代成名作《婆媳上冬学》人物系列,到70年代反映时代印迹的山水创作,直至80 年代之后所倾心的花鸟、动物画,他一直在绘画图式及话语体系上寻求着多维的变式。同时,他对众多题材及传统笔墨语义的博取,为他提供了一种走向任何一方都能攫取艺术精核的必然性。

他的画是以富足的个性和宏阔的结构来营求大写意气象的。《笔走龙蛇》(紫藤)深具的内敛元气,厚、重、拙、大的传统绘画功力,取较于古来先贤之作,也有“一语天然万古新”之宏大气魄。汤老的色彩观依然较多地承袭了传统水墨画的主流概念方式:在墨白对比的极大张力中求取弹性更大的能让接受者所体味的思考空间。《弄潮》中老虎尾巴“断”得很远,但极合理;笔断意连,这是中国书法写意格式中的无上准则,如此,他把老虎弄“潮”的勇健昂扬之气置陈纸上,这属传统书画创作中强化虚实对比的典型范例。在造线上,汤先生随所绘形象,类如中锋、侧锋、拖笔都能得体运用,它者如枯笔、涨墨、飞白等等,有如一位优秀书家在抒情、在写意,这充分表明汤老一生在绘画造线上所倾注的心血。

何家英先生在看完汤文选先生画展后评价到:“在审美中,他非常敏感,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情节,一些小的情趣,他拿到手上来,归纳后一下子便大起来,表现得非常大,所以他的作品,那怕是小画,也能给人以震撼,看了过后叫人喝彩。特别是大画,汤先生都76岁了,气那么足,纵横涂抹,到了忘我的境界,完全是抽象的语言,象不象,真不真,都无所谓了”的确,汤文选先生绘画的源渊来自于强大的中国画传统,他的阐释语境所涵容的能引接受者深思及惊心动魄的视像效果,毕竟体现了汤老于奇拙相尚的审美情境中所阐发的“道”与“气”的美学理想,在至险、至真的画面构成中始终贯注着精力弥满的元气。可以说,汤文选先生绘画构图在1980年以前是趋于“中和”的,而在其后的创作上,他最大限度地运用了纵横捭阖的结构方式,尤其,质量极高的狂草线条在画面上的频繁运用,成为他写意绘画最为有效的技术性支撑。汤文选先生于绘画过程和创作理念上所流露出的信手生情的无碍状态,更加真实地还原出他着意于“真我”生命哲学的从容与优游。

在书画艺术史上能够成功的大家,都无一例外地占有后天的勤奋与先天的才情;汤老的绘画实践足以说明他兼具了两者。无才而守,以弘其识;有才常变,斯养其胆!对于优秀画家而言,有其“识”才能有其“胆”;“识”就体现了一位艺术家在绘事本体上的修养和功力,但有“识”不足以说明画家就有革新之“胆”,因为,有“识”无“胆”的画家在历史上屈死的实在太多了!“胆识”两字,才真正道破了一个人生存于世间,其对自己生命方式、艺术图式流变所驾驭的一种存活能力。汤文选先生绘画图式中一直流动不居的变式,非但丝毫没有影响他风格的凸现,而且,这种动态图式迹象又自为地将他的美学理想规模成一个整体,在时空的变转中愈加显示出它的艺术份量。

 

汤文选先生在大写意绘画领域的返本开新,是在对传统文化的砥砺中以不断体味的思考方式徐徐提升的,他的绘画图式的构建,取道于对传统绘画在现代语境中的生活性的诗化阐释。他的绘画观念和图式实践,不但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而且,他在齐白石先生之后,又把花鸟画题材的世俗化、民间化重新定位到了高雅一格!或因如此,汤文选先生也因之扭转了当代花鸟画家踵接吴、齐画风使花鸟画粗俗化、简单化的积弊。我们深信,汤文选先生在中国画领域的开拓之功,历史将会从容地给予肯定和回答!

 

注:

 

1、《汤文选谈艺录》P46,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4月。

2、沈宗骞语,《中国书画全书》第十卷,553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10月。

3、施莱格尔语,《人类困境中的美学精神》P93,东方出版中心,199610月。

4、同1P46

5、摘自汤文选天津画展何家英讲话录音纪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