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
福建土楼,天下闻名,因为其独特的形状,也因为其独立的村落生态。很多年前到过诸暨斯宅,那是一个千柱屋,一整片房子里住着很多人家,可谓是一村一屋。这和福建土楼很像,一座土楼里,生活着一个村落,也延续着一个个精彩的乡间故事。
从东山岛到南靖并不近,我们租了车从福建的海边开往内陆的大山里。如果说武夷山代表了福建的山文化的一部分,那么土楼则可以代表另一部分,对于一半是海一半是山的福建来说,我们开始了解他的另一面。五一长假已经开始,我们离开东山岛的时候,很多车正开到东山岛,我们庆幸享受了东山岛假期前的宁静。开了一段高速后,便都是在山间行进的山路了。事后我自嘲说,现在平时上班都不用开车了,于是五一假期里来大湖建的山里面练车,看到朋友圈里都堵在高速上了,我想练练就练练吧。福建的山路也不算难开,但过往车辆的车速都很快,甚至在山路上都是开80码的,所以我们的车也慢不下来。当看到指示牌上离土楼景区越来越近时,还是很期待的。然后一路上也看到了一些没听说过的土楼景区,因为事先做了计划,这些计划外的就不再去走访了。不过长时间的山路,最后小扣和果冻都坐车坐吐了,我们找到一处检查站修整了下。又开了一会,首先到了田螺坑。本来我们是计划先到住处,再来田螺坑玩的,不给此时小扣和果冻急需下车走走,调整调整,既然路过了,时候还早,我们就先游览田螺坑了。
田螺坑土楼群便是著名的“四菜一汤”,四座圆形土楼(其中一座是椭圆形)围着一座方形土楼。现在南靖土楼的旅游标志便是这四菜一汤。田螺坑土楼群,也成为了世界遗产土楼乃至整个福建的名片形象。从最著名的土楼,开始认识土楼,可以说也是再好不过的一件事了。早些年,我一直在走访古镇,相比较江南水乡的古镇,其实福建的古镇也就是土楼,也是古镇中特别有特色的存在。之前讲到了,一般一座土楼就住下好多户人家,而像田螺坑这样的,五座土楼,便是一个古村落,甚至有十一二座土楼的,便是一个古镇。这样的房舍类型,不管按什么样式分类,都是独树一帜的存在。以前看土楼的影像,圆形的土楼最引人注目,方形的土楼其实广东一带也有,至于椭圆形的土楼,确实比较少见,田螺坑里就有这样一座。四菜一汤从山上观景台俯瞰似乎很平面,但其实是依山而建,五座土楼都有落差。走进土楼内部,感受到曾经土楼围起来的乡土氛围,曾经在这个村寨里,似乎谁家发生点什么事,整个土楼内部都一览无遗。无论是楼上还是楼下,这样的结构似乎藏不住事。而无论是圆形的土楼还是方形的土楼,把大门一关,这圆形或方形的天地便是世界的所有,里面的人似乎与世隔绝,独享那一方天地。这又是农耕社会的思想倒影,而这封闭式的土楼,似乎又像一座座堡垒,对外人有着隔阂感。不知道这五座土楼间,是不有氏族或者种姓关系,而这一座和一座土楼间的村民又如何和谐相处。站在土楼中央仰望,似乎这里又太多可写得故事,和无法弄清的社会关系。
现在土楼都只能进到里面,但不能上楼,这给拍照带来很多不便。只有土楼的村民能上楼。现在土楼还住着很多村民,对于我们来说,这里是景区,而对于当地人来说,这里就是家。我们在一户老人家那里喝茶,她们老两口仍住在这里,做着小买卖,他们的女儿已经去厦门学习,以后也不会再回土楼里住了。这像极了现在各类古镇的现状,终究这些乡土气息和生活氛围都会消散,最终成为纯粹的景点。可到那时,土楼会更精致,但没了烟火气的土楼,也就没有乡音和炊烟,也就不真实了。
田螺坑给人福建土楼最真切的感受,这让我比较意外,因为那么著名的一个景点,还保留着土著生态,难能可贵,也真切得反应着土楼的得与失。我们离开田螺坑后,继续开车前往我们住的地方,这两天就住在云水谣了。
云水谣因为一部电视剧而得名,也是福建著名的古镇景点,当然这里的古镇,还是以土楼闻名。我们到的时候已经傍晚。这次为了更接地气得感受土楼,我们在云水谣的两天,都是住在土楼里的。我们住的土楼虽然也是老建筑,但已经被改造成了精致的酒店,对于游客来说,住在这里是再好不过了。虽然可以登楼,但跟地道有原住民土楼的感受还是完全不一样的。只是在捕捉土楼的日夜光影时,有了更多的时间。安顿好,天色渐晚,我们打算四处走走,吃个晚饭。本来说是古镇,对云水谣还是有一定期待的,但傍晚走的地方,看上去古建筑不成规模,说是古镇已名不符实。在另一座月牙形土楼里吃完晚饭后,我们走到溪边,此时天色已暮,河边的石坪上,很多人在放烟花,这让人又想起了东山岛的海滩,看来福建这里是能尽情放小烟花的。于是我们一家也买了烟火棒,果冻第一次玩烟火棒,还有点放不开手脚,可何况是她呢,连我们也不知道多少年没有接触烟花了。这河边的烟火场景,真是旅途中最惬意的回忆。
在土楼里度过一晚后,第二天便是我们在云水谣游玩的一整天了。与晚上对云水谣的印象不同的是,白天的云水谣还是让人改观的。云水谣的古建以及土楼分布,主要还是沿着溪边。云水谣镇上最著名的两座土楼是怀远楼和和贵楼,在云水谣镇的两头,我们还是选择了开车去。怀远楼和和贵楼都被列入了福建土楼的世界文化遗产的遗产点中,可见这两座楼是很具有代表性的。怀远楼是圆形土楼,和贵楼则是方形土楼,这两座楼在规模上较田螺坑的五座土楼来说,都建得更大,而且与田螺坑的五座土楼,一楼中间留空相比,怀远楼和和贵楼在中心都另起了建筑。这便有了一座土楼,一个世家的味道了,因为中间的建筑,便是祠堂或者神龛,更多的是祭祀的作用。这便把福建土楼的功用和建事又多了一种可能。而这更大规模的土楼建筑,则把住户数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土楼也可以用壮观来做形容了。
除了在怀远楼和和贵楼的见闻,这沿溪一路的景色,也让我们觉得云水谣还是很不错的。当然除了这两座世界遗产土楼之外,还有其他土楼。我们晚饭在土楼外吃,边上有座土楼塌了一般,就像前一天我们晚上吃饭的月牙形土楼,其实也是一般塌掉了,但另一半仍可住人,但这样虽然或许建筑架构上有点危险,但采光好了很多。还有些“东倒西歪”土楼,我看了一眼,里面的房舍已极不规整,外观虽然还依然挺立,但内部已破败不堪。现在还住在里面的,应该就是些安土重迁的老人了。或许,土楼倒了,他们也就逝去了。还有写已经倒了大半的土楼,但依旧没有拆掉,景区整理了下,最为另类的景点。土楼千千,但命运各不相同,有些已归入黄土,有些则晋升世界遗产。
果冻在溪边玩了会水,这在云水谣的一整天,虽然开了车,但也走了不少路。在小扣和果冻休息的时候,我又独自去了另一处世界遗产土楼河坑土楼群,这里就有十几座土楼,就像我说的,这就够得上一个古镇的规模。从河坑对面的山上俯瞰河坑土楼群,福建土楼的符号建筑美一览无遗。
大榕树,大水车,矴步,组成了云水谣最景点的画面。要离开的这天,游客已经不少了。当我们要离开云水谣时,反向还有大量的车进来。这里是大大超过我们的期待的,而这方圆之间,也留下了我们对福建土楼最美好的记忆。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P23

P24

P25

P26

P27

P28

P29

P30

P31

P32

P33

P34

P35

P36

P37

P38

P39

P40

P41

P42

P43

P44

P45

P46

P47

P48

P49

P50

P51

P5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