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余秋雨看中华文化的角度太远太高?

(2008-08-12 09:18:44)
标签:

中华文化

角度

文化

分类: 东西文化

余秋雨看中华文化的角度太远太高?


张放


 

我声明一下,余老师的东西,我从来都是当作仅次于《圣经》来读的东西。我还为能此生能与大师在同一个时空里生活感到幸福而写过博文,我们为何丧失了欣赏余秋雨的能力?当然,也因此糟来反余的人士的猛烈炮轰。但这丝毫不会让我丧失对余老师的关注兴趣,更不会让我不去读不去看不去听余老师的最新 的书,最新的信息和最近的所有的话。

 

昨天,新浪邀请了余老师来为“新浪开卷”做个讲座。我当然要从头至尾地看,这等于大师在免费给我们上堂文化课。

 

不过,这次讲座里的几点,很有点让我感到震撼:我发现,余老师看中华文化的角度,实在是又高又远了。因此,余老师得出的对中华文化的结论,就显然与几乎所有没有达到或不想达到那么高那么远的角度的人们,有着明显不同,甚至干脆就是相悖。

 

那么,余老师看中华文化的角度究竟该怎么去理解呢?我也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就试着说几句。

 

首先,我以为,余老师已经不再是为五斗米奋斗的小知识分子了,这一点非常重要。由于有了这一点,才使得余老师达到了“穷爸爸,富爸爸系列”中的《自由财务之路》的作者在书中所描述的境界了:可以不再为一生所必须的300万元上下的基本需求,而努力寄人篱下了,仰人鼻息了,而可以去想些,去做些更重要更有意义也因此可能更具浪漫色彩的事情了。因此,余老师在看中华文化时,就努力地希望有个独特的视角,这个视角,现在看来,就是“最远距离”地看,“最高高度”地观察。

 

这让我想到了中国伟大的古人们为月亮编织的诸多虚幻故事,也让我不由立即有此及彼地忽然又想到了太空人杨立伟来。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我不知道。后来,我仔细一分析,才发现,余老师昨天给我们上的那堂课,给我的感觉是,余老师已经又向远处和高度,有了纵深的进步。他已经成为了中华文化视角上的“杨立伟”!他引领着我们观众,一路升到了中国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处,然后,一个漂亮的返身,开始用最温柔的但又有些贪婪的目光,开始欣赏起如太空中的地球般美丽的中华文化来了。

 

这时,会有丑恶吗?如果有人告诉我说,这时的地球太丑陋了,我会立马跟他急眼!你这不是信口胡说吗?这样美丽的景色,怎么能与尔虞我诈相关联?怎么能与丑陋中国人相关联?怎么能与弱肉强食相关联?又怎么能与凶杀,强奸,抢劫,吸毒,卖淫,嫖娼等等等等一切的一切都相关联呢?这种美丽的景色下,一想起赵忠祥老师解说《动物世界》时的有些故意卖弄的嗓音,就让人感到烦燥呢?这景色最应该想到的,是彩云追月,常娥奔月,是美丽,善良,忍让,无争,是禅,是佛,是上帝。

 

事实上,我此时在听余老师给我们编织这个中华文化大情景时,我甚至开始准备谅解他的“含泪”行为了。因为毕竟他是大师,他看事物的角度,有时,可能甚至故意追求着一种境界吧。于是,我就想,我们有很多人为什么不能像喜欢杨立伟一样,喜欢余老师呢?余老师现在就是中华文化大视角上面的杨立伟啊。而且,他也跟杨立伟一样,是在经历了诸多的艰难之后,才终于来到了这个几乎可以说是人类极限的角度啊。听他的意思,他还要继续向前行,也就是说,这样的景色依然不能让他留恋太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对美的追求,达到了如此痴狂的地步,难道我们不应该为他击掌叫个哪怕是个小好吗?我看,我能。而且,我在等待着中华文化大视角上的“杨立伟”立即出发,在下一个美丽的站点,再停歇一下,喝口水,然后,继续为我们讲述没有污染的最美丽的中华文化景色的故事。我期盼着,我太爱余老师的这个角度了。这个角度,根本不是一般人所能达至的。杨立伟达到了那个角度,那是举国家之力,才达成。而余老师呢,却是一个人独行,一个人努力着。他努力,他也快乐着呢。余老师,我也要这种快乐,请带上我的祝福,给我一个更远更高的角度,好好欣赏中华文化的瑰丽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