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伦·凯勒人生际遇给我们什么启示?

(2007-03-24 15:43:45)
标签:

我的故事

海伦·凯勒

分类: 图书出版

海伦·凯勒人生际遇给我们什么启示?

 

张放

 

 

阅读范围稍微宽泛一点的人,都会听到海伦·凯勒的名字。一个身体残疾者,在一个世纪以前,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震撼心灵的影响。她出生于1880年6月27日,用现在比较时髦的话说,是属于(19世纪的)“80后一代”。现在,每年这个日子里的那一周,都被定为“盲聋周”,足见她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力。不过,一般人不一定知道,在她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还曾经历至少三次重大打击:她遭遇了指控,怀疑,和公信力丧失。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不吝美妙言辞地评价她,认为她可以与圣女贞德相提并论,她的名字将加在凯撒、亚历山大、拿破仑、休默、莎士比亚以及所有不朽名字之后,还预言说,她的声望将持续1000年。

 

显然,这话说得有些过于乐观,预言也说得不太准确。才过去一百多年出头,她的名字的光辉程度就已经大大暗淡下去。半个世纪以前,世界上很多国家10岁左右的孩子的课本里,都印着那本著名的书籍《我的故事》中的部分内容。在孩子心中,她等于非凡毅力与美德,等于高入云天的圣人。到今天,所有这一切,几乎荡然无存。现在,绝对没有人会将她的名字与凯撒和拿破仑的放在一切,除非此人别有用意。

 

她那本著名的书《我的故事》(The Story of My Life)出版于1903年,正是这本书,使她一举成名,全世界因此认识了海伦·凯勒,同时为她受到如此病魔的折磨,感到震撼与同情。但问题是,这本书却有幕后写手,这人名叫梅西,他爱上了海伦·凯勒的老师萨丽文,最后两人结婚。是他撰写了书中相当部分的内容。换言之,书中很多所谓海伦·凯勒的感人至深的文字,其实都出自梅西之手。事情被揭露出来后,人们议论纷纷,有人甚至用“骗子”、“傀儡”、“窃贼”等相当刻薄的字眼抨击她,还有人干脆用“活着的谎言”,最大程度地打击了她。事实上,她11岁时,就有人首先向她发难,指她当时发表的作品剽窃了别人。的确,作为一个11岁孩子,她用了很多成年人才会使用的词句。一个盲人,要用耳朵听世界,看世界;一个聋人,要以眼睛看世界,听世界。海伦·凯勒不到两岁时,就既盲又聋,还雪上加霜,她又成为了哑巴,可以说,她完全被隔绝于世界之外。后来证明,她的第一篇作品的确是别人的。但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站出来为其辩解,表示一个与世界隔绝的孩子,所写的也一定是从所学的东西中抽取出来的,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这也化解了一部分争论。

 

海伦·凯勒53岁时,经历了人生第三次重大遭遇:公信力丧失。她又出版了四卷自传书籍。当时最有名的心理学家斥责她是在造假,是她的老师给公众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故事。她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盲聋哑人而已。她并不是语言大师,而是语言的奴隶。而且,她也沦为萨丽文老师的奴仆,那位老师也反过来也成了海沦的奴仆。她在后来出版的书中,为自己做了辩护。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她的自传引发了激烈争论,她的书也因此卖到最好程度。不过,她还是有些相当经典的话在她走完88年人生道路后,留在了这个世界上:“我观察,我感受,我思考,我想象”。这让我想到了凯撒的一句话:“我来了,我征服了。”可以看得出来,她是最勇敢的女性。她自信自己的智慧之眼没有障碍,所涉无界。她对怀疑她的人发出了感慨:“那些怀疑者们,真的无知!”

 

当然,正因为有不同声音,才使海伦·凯勒的名字产生意义,有人说,我们人类从来都是行走在黑暗之中,这点我深表赞同,还要看我们用什么样的眼睛来探索世界。海伦·凯勒固然因为她的抄袭,没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身上的光辉也随着她的辞世,渐渐远离了我们的视线,但她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讨论话题:人的一生是否也可以在谎言中度过,并活得很好?

 

事实上,可能每个人都希望把最好的一面留给世界,这一面有时是不是就存在着谎言的因素?海伦·凯勒留给世上一些照片,但都是侧影,这使她多少能掩饰住左眼严重残疾的样子。后来,她的双眼都被摘除,眼睛的位置上放入了玻璃晶体,但这一相当隐私部分,基本没有人知道。这样,她无论走到哪里,那双假眼睛永远放射着一种很好看的光芒,令所有看到她的人,都赞叹不已,也更相信,有这样深邃的眼睛的人,不会写出欺骗的文章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