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0年高考作文素材:新中国成就70周年成就(邱宇强整理)

(2019-12-27 07:49:25)
标签:

高考

2020年高考

作文素材

70周年

成就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述评

中国跨度

一座大桥的跨度,折射70年发展的跨度。

碧波之上,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气贯长虹。55公里的跨度,不仅是空间距离,更承载着一个国家飞越沧海的历史风云。

40年前的一天,同济大学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大一学生朱永灵听一位外国专家讲高速公路时,如同听天书。彼时,广袤的中国大地还没有高速公路的踪影。

直到近10年后,中国开通了第一条高速公路,那位被“天书”激起好奇心的青年成为公路人,他见证了中国高速公路里程跃居世界第一,并全程参与了港珠澳大桥这座世界最长跨海大桥的建设。

  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不会想到,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建成长江第一桥,到武汉第10座长江大桥即将通车,万里长江上迄今已架起百余座桥。千千万万曾每天蹬着自行车的普通中国人不会想到,中国高铁营业总里程在短短10年内突破3万公里,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

  70年,“天堑变通途”的跨越让中国有了“当惊世界殊”的底气。 

  一个少数民族的跨度,见证70年民生跨度。

  7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瞬,古老的独龙族却实现了跨越千年的两次飞跃——新中国成立初期,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摆脱民族压迫;20194月,宣告实现整族脱贫,告别世代贫困。

云南贡山,独龙江乡。75岁的“文面女”李文仕忆起往昔,对孙辈讲述刻木传信的故事。32岁的新一代独龙族人熊玉兰第一次戴上VR眼镜,体验5G技术的神奇。从刻木传信到5G网络,跨越的是时空隧道,映照的是人民生活的巨变。

独龙江乡开通5G试验基站不久,中国正式发售5G手机。32年前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大哥大”电话用户的徐峰,又成为广东移动首个5G用户。他说:“变化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永无止境。” 

一座城市的跨度,彰显70年时代跨度。

  新中国成立之初,深圳,是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改革开放后,这里是率先发展起来的经济特区;进入新时代,这里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成为了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中国高度

  

3000米,这是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的最大飞行高度;

  6000米,国内首架大型双发长航时无人机的飞行高度;

  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那是嫦娥四号飞行的高度……

  70年前: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开国大典上,受阅的飞机因为数量不够,不得不飞完一圈绕回来再飞一圈。

  70年后:国产大飞机运20C919AG600蓝天聚首,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飞行次数突破300……

  50年前,人类登月成功;50年后,月球上的中国探测器、中国月球车仍在继续书写新的传奇。

  2019825日,月亮上的“嫦娥”“玉兔”又醒了!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再次通过月夜低温考验,分别自主唤醒,进入第九月昼,继续开展科学探测任务。

  还是在酒泉,2019年夏秋之交的一个月之间,连续三发火箭腾空而起。“捷龙、快舟”接过前辈手中的火炬,“星际荣耀”开辟中国民营火箭新天地……中国速度让中国高度未来更可期。

  经过近三年的紧张调试,“中国天眼”渐入佳境。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发现132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93颗已被确认为新发现的脉冲星。

  月球返回、探索火星、空间驻留……仰望璀璨星空,我们追梦不止。中国将奏响探索宇宙的新乐章,崛起中华民族精神的新高度!

 

中国速度

  

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半日往返千里;

首台千万亿次超算“天河一号”,运算1小时相当于13亿人同时计算340年以上;

5G开启商用,半秒能下载一部影片……

  今日之中国,1小时能创造超百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大约1.5亿斤粮食,新建近500米高速铁路,处理约600万件快递,往来货物贸易额超过5亿美元……

  70年沧桑巨变,有一种奇迹,叫“中国速度”。

不断赶超 折射奋进中国的姿态

  1978年,邓小平在日本访问乘坐时速210公里的新干线时感慨:“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

  那一年中国的铁路营业里程只有5.2万公里,虽比新中国成立之初翻了一番,但高速铁路里程还是零。

  20195,设计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刷新了人们对“中国速度”的认知。

  80多岁高龄的资深电力机车专家柯以诺至今难忘,2008年国内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开通时的那份激动,自此中国正式迈入了高铁时代。

  如今,中国高铁已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名片”。

  截至去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3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达到3万公里,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中国高铁的发展经验值得别国借鉴。”世界银行日前刊文如此称赞。

  当时速几十公里的绿皮车变成记忆中的风景,向着更快速度“起飞”的中国高铁,成为新中国70年发展成就的鲜活范例。

 

  不断赶超的“中国速度”,折射中国勇往直前的奋进姿态。

入秋的北京,天安门城楼上旗展云飞。向南46公里,寓意“凤凰展翅”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在不到5年内竣工,9月底正式通航。

  “如此短的时间,能够建成这项伟大工程,体现着国家制度的优越性和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北京城建集团新机场航站楼工程项目经理李建华感慨,他们曾10个月浇筑了105万方混凝土,相当于每个月浇筑2518层的大楼。

  面向未来,一个开放包容、自信自强的中国,必将在深化改革开放中书写新的“中国速度”,向着伟大复兴的彼岸砥砺前行。

 

中国深度

3658米,国产钻井平台的最大作业水深,“可燃冰”喷薄而出;

  7018米,中国探钻新纪录,地球母亲的“心跳”在此律动;

  10767米,洋底下潜的新标杆,万米深海从此打开大门。

  从“解锁”深层页岩气田,到科学开发城市地下空间,从不断鼓励原始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到强调以科技夯实国家强盛之基……70年岁月荏苒,几代人前赴后继,镌刻下一个又一个中国深度。

  2018年,在松辽盆地,一项聆听地球母亲“心跳”的科学计划正在实施。

7018米!自主研发的“地壳一号”钻机完成首秀,这是亚洲国家大陆科学钻井的新纪录,中国人在地球深部的探索再次迎来历史性突破。

  利用“地壳一号”钻机获得的岩心,我国科学家为建立地球演化的档案创造了条件,也为大庆油田未来50年发展和我国能源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在历尽艰难方能企及的深处,潜藏着人类远未认知的科学奥秘和尚待利用的资源宝藏。

称为地球“第四极”的马里亚纳海沟,“海斗”号进入水面,缓缓下潜。

  最大潜深达10767米并悬停52分钟!中国下潜的新纪录诞生了,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拥有研制万米级无人潜水器能力的国家。

  半个世纪的差距,中国如今迎头赶上,探索和利用深海的无限可能性,如画卷徐徐展开。

  向地球深部进军!这是70年前新生的中国从百废待兴中生发的必然需求,也是70年后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跨越的战略选择。

一个悠久并保留坚韧底蕴的文明,一个内敛又有着延绵后劲的民族,迎来了新时代和新梦想。这一代人,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断标注新的中国深度。

 

70年沧桑巨变

70年,从文盲占八成走向高等教育普及化

 

还记得她吗?小手紧握铅笔,清亮的眸子充满求知的渴望——大眼睛苏明娟当年因为一张“我要上学”的照片,让不少人印象深刻。

  “祖父母是文盲,父母初中毕业,而我是大学毕业。”苏明娟说,她一家三代亲历了中国教育70年的快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人口中80%为文盲。文化水平过低,成为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阻碍。

  70年来,从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颁布实施义务教育法,到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战略任务,中国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已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新中国成立之初,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有0.26%2019年,教育部宣布,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这意味着将有一半以上适龄青年可以接受高等教育。

70年来,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让更多的国人可以眼前有诗意、心中有远方。

 

70年,从吃饱吃好到吃健康

   走进北京前门一家京味餐馆,桌子玻璃板下压着米票、面票,桌子上面摆着酥皮虾、烤鸭等美食,仿佛时空穿越。

  小小餐馆从一个侧面折射了70年来中国人餐桌的变化。以前粮食短缺,白馒头是“奢侈品”,主菜只有萝卜、大白菜等。粮票、食用油票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农业产出持续增加,温饱不再是问题,餐桌上的果菜肉蛋奶等越来越多。人们常感慨道:“过去过年才能吃顿好的,现在天天像过年。”

70年的饮食变化,可以概括为主食越来越不‘主’、副食越来越不‘副’,中国人正在经历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方式的深刻转变。”主食在食物消费支出和营养来源中的占比大幅下降、副食大幅上升;植物性食物占比大幅下降、动物性食物大幅上升;成品、半成品和在外消费快速增加。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显著提升,食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正由吃得饱、吃得好向吃得更安全、更营养、更健康迈进,膳食结构更趋科学,初步形成了以谷物为主、动物性食品为辅、瓜果蔬菜为补充的中国特色东方膳食结构。

70年,中国人餐桌上的变化与国家的发展同步。从努力果腹到追求健康,变化的是数量和品种,不变的是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70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翻了一倍多

小病夺命成历史,长命百岁不稀奇。70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增长到77岁,翻了一倍还多。

   先前一年到头吃不上肉。疫病流行的时候,一旦染上,基本没得治。“那时候缺吃少穿,更谈不上什么医疗保障,很多人三四十岁就离世了,能活到60岁,就算是高寿了。”

  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194935岁,195757岁,198168岁,201877岁——人均预期寿命节节攀升,见证了中国人从饥寒交迫到物质丰富、从缺医少药到病有可医的“华丽转身”——

194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2018年达到28228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9.2倍。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吃得也更丰富、更营养、更健康。各季各地的新鲜果蔬、珍馐佳肴,分分钟摆上餐桌。

  天花被彻底消灭,疟疾不再有本地感染病例,碘缺乏病等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基本医疗保障网实现全覆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到健康中国行动的开展,“长寿”的内涵不断升华。2016年中国人均健康预期寿命达到68.7岁,首次超过美国。人们不但要活得长,更要活得健康。

  长命百岁,福寿安康,延年益寿……几千年来中国人心中的美好愿望,如今正变为现实。

 

70年,中国孩子身高呈现“上扬曲线”

刚一开学,山东师范大学学生公寓服务中心主任武捷就遇到了“成长的烦恼”:高个子学生越来越多,今年又要改装几张床。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吃不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国民膳食营养结构更加均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覆盖城乡,中国人的身体素质显著提高。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从“50后”开始,年轻一代成长过程中的平均身高稳步抬升,呈现一条漂亮的“上扬曲线”。其中,719岁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等指标增幅显著。

  国家卫健委一项针对9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的调查也印证了这条“曲线”:从1975年到2015年,我国儿童身高、体重指标均持续快速增长。以最具代表性的55.5岁年龄组为例,男童和女童身高分别增长了8.0厘米和8.2厘米。

81岁的作家姜淑梅回忆说,70年前在她的老家山东巨野百时屯,因为营养跟不上,妈妈们常常奶水不够,只好用面糊糊喂孩子。“那个时候,‘小萝卜头’特别多,比现在的孩子普遍小一圈儿。”姜淑梅说。

  少年强则国强。像李涠帅一样,中国孩子正在向着“更高、更强”的目标进发。

 

70年,中国农民占比少了五成

中国人口70年大变局——一场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

  1949年中国有5.4亿人,其中农村人口占比89.36%2018年,全国人口已近14亿,农村人口占比却降至40.42%。这意味着,70年,中国农民占比减少五成。

大量农村人口离开乡村的直接原因是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业机械化水平日益提高、农业科技日新月异……今天的中国农业正向现代农业转变,更高效的产出释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

  深层原因则是中国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70年来,中国城市数量显著增多、城市人口规模明显扩大、经济总量显著增加,聚集在城市的二、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户籍、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保和住房等一系列改革的深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速度明显加快。

  

70年,中国1小时“含金量”大不同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70年,60多万个小时,前后选取1小时,就可以从对比中窥见飞速变化的中国。

  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均每人1小时创造GDP7.4元,而1952年,人均1小时创造GDP0.014元,增长了500多倍。

  今天的中国,1小时仅网上“买买买”就达11亿元,而19521小时整个消费品零售额才0.03亿元;现在1小时近1.9万人次出境旅游,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出国旅游是普通人做梦也不敢想的事情。

  2018年,国家能源集团神东大柳塔煤矿,平均1小时产煤3700多吨,一个矿井年产煤3300万吨,超过1949年我国原煤3243万吨的总产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