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戏剧单元)练习

(2011-05-21 05:47:43)
标签:

语文

必修四

第一单元

(戏剧)

练习

教育

分类: 高考语文试题

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戏剧)练习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 外扮监斩官上,云)下官监斩官是也。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正旦唱)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7、对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是角色名,这里是外末的简称,扮演老年男子。

B是角色名,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性人物,俗称花脸

C是戏曲中角色敲打乐器时的动作,又称为

D是角色名,扮演妇女。

8、【滚绣球】是()

A、词牌     B、宫调    C、曲目    D、曲牌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怎生                         

糊突                     错勘                          

10、下面是对【滚绣球】这支曲子的分析,最能确切地反映作者的表现方法和写作意图的一项是()

A、运用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主要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及对黑暗统治的愤怒控诉。

B、运用了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主要表现了窦娥呼天唤地,希望天地为她申冤报仇的心理。

C、运用了对偶、排比、借喻等修辞手法,主要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和对天地神权的否定。

D、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手法,主要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痛之情和对不公平的世道的控诉。

 

 

 

 

 

 

三、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11—12题。

【双调】驻马听

白 朴

(一)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二)白雪阳春,一曲西风几断肠。花朝月夜,个中唯有杜韦娘。前声起彻绕危梁,后声并至银河上。韵悠扬,小楼一夜人来往。

11、下面对两曲的语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曲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状写了吹奏的曲声高扬,曲调的清丽雅正。

B、(一)曲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交代了演奏的地点是凤凰台,时间是黄昏开始时,且还说明了当时外面正是雪花飞舞。

C、(二)曲白雪阳春,一曲西风几断肠赞美所唱歌很高雅,唱得感情真切,使听众非常感动。

D、(二)曲前声起彻绕危梁,后声并至银河上两句,前句写歌声韵味悠长,后句写歌声激越高昂。

12、下面对两支曲子的艺术特色分析不恰当的是()

A、(一)曲为了状写笛(或箫)声悠扬动听,运用了比喻和夸张手法,(二)曲在这一点上与(一)曲同。

B、(一)曲中间几句写暮云、梅花和鹧鸪,其实是间接地写乐曲声,作者采用了侧面烘托的写法。

C、(二)曲中间几句写歌者,写不同的歌声,是直接写演唱的,作者采用的是正面描写的方法。

D、古人强调诗词曲各有其艺术特色,要求 诗庄、词媚、曲俗,这两支曲子正是以见长的佳作。

 

四、阅读戏剧《逼上梁山》第十八场野猪林中的节选,完成13—16题。

鲁智深(白) 林贤弟,现今当权者无道,压榨百姓,四路英雄个个摩拳擦掌,此时不干,尚待何时,这叫做官逼民反,不得不反

林 冲  仁兄啊,(唱二簧原板)听仁兄言语细盘算,造反二字且慢言,虽然刺配边州远,英雄立志可撑天。但愿到沧州观看事变,见机而行又何难。

鲁智深(接唱)  林贤弟主意也太差,洒家言来听根芽:高俅专权太狠毒,压榨百姓无力挣扎,四路英雄势力大,宋室的江山一定倒塌,今日的天下是谁家天下!劝贤弟把此事他细调查。

林 冲(白)  仁兄之意小弟尽知。我想沧州乃边防重地,将来金人南犯,定可兴起大事。小弟还到沧州观看情形,再作计较。

 

 

 

13、对划线句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官逼民反,不得不反是劝说林冲造反,对当权者不要抱有幻想和希望。

B官逼民反是就高俅欺压林冲,逼迫林冲造反而言。

C官逼民反所要反的是高俅专权狠毒,并没有涉及到宋王朝的最高统治者。

D官逼民反,不得不反说明鲁智深受到迫害趁四路英雄的势力来造反。

14、对林冲性格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林冲反对鲁智深造反,希望他也到沧州去建功立业。

B、林冲看不清高俅专权狠毒的一面,对高俅还抱有幻想。

C、林冲对宋王朝统治者还抱有幻想,希望到沧州之后兴起大事,建功立业。

D、林冲说英雄立志可撑天,说明林冲也想夺取天下,统治天下。

15、对鲁智深性格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鲁智深清醒地认识到当权者无道,决心造反。

B、鲁智深把矛头直指宋室江山,说明他坚决彻底地反抗封建统治者。

C、鲁智深对宋室江山认识到当权者无道,皇帝贪官都该反,所以决心造反。

D、鲁智深说林冲主意也太差,但他仍然护送林冲到沧州,说明他重哥们义气而放弃原则。

16、对这个选段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元杂剧   B、套数   C、京剧    D、话剧

五、阅读下面的课文片断,完成17—-21

周朴园  不许多说话。(回头向大海)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鲁大海 开除了!?

周 冲  爸爸,这是不公平的。

周朴园 (向周冲)你少多嘴,出去!

周冲愤然由中门下

鲁大海 哦,好,好,(切齿)你的手段我早明白,只要你能弄钱,你什么都做得出来。

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

周朴园 你胡说!

鲁侍萍 (至大海前)走吧,别说了。

鲁大海 哼,你的来历我都知道,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

周朴园 (厉声)下去!

仆人们 (拉大海)走!走!

鲁大海 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

周 萍 (冲向大海,打了他两个嘴巴)你这种混帐东西!

大海还手。被仆人们拉住。

周 萍 打他!

鲁大海 (向周萍)你!

仆人一起打大海。大海流了血。

周朴园 (厉声)不要打人!

仆人们住手,仍拉住大海。

鲁大海 (挣扎)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周 萍 (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 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周 萍 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鲁大海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

鲁侍萍 (呆呆地望着周萍的脸,又哭起来)大海,走吧,我们走吧!

大海为仆人们拥下,侍萍随下。

17、指出下列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每条不超过12个字)

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你还———

答:                                   

                                   

                                   

18你从前……叫江堤出险,———”“ 你故意淹死了……扣三百块钱!这两句话揭示了周朴园性格特征中的哪些方面?(不超过18个字)

                                                                        

19、这段文字中周朴园两个厉声的戏剧舞台说明的含意是( )

A、表示周朴园感情上的暴怒。

B、提示演员说台词应掌握的腔调。

C、前一个厉声是企图制止鲁大海揭发他发家的老底,后一个 厉声是显示封建家长的权威与向侍萍故作姿态的复杂心情的表露。

D、前后两个厉声表明周朴园善于软硬兼施的狡诈。

20、这段文字中 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一句显示鲁侍萍的心态是

A、对周萍切齿痛恨。

B、想说穿真情、教育周萍,又觉得没有必要,于是机智地转换话题。

C、想认儿子,但又想到曾与周朴园约定不认。

D、对周萍恨铁不成钢,又不便明说。

21、周萍与鲁大海其实是亲兄弟,在剧中反目成仇的根本原因是()

A、两人不了解血缘关系的真相。      B、两人接受的教育不同。

C、周萍能继承周朴园的遗产,鲁大海则不能。

D、两人社会地位与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六、阅读田汉《关汉卿》节选,完成22—27

关汉卿   你还想告诉我什么呢?

叶和甫    我就想告诉你,你不听我的劝告,闯出了多么大的乱子!逆臣王著就因为看过你的戏才起意要杀阿合马老大人的。

关汉卿   (怒)怎见得呢?

叶和甫    许多人听见他在玉仙楼看《窦娥冤》的时候,喊过 为民除害,后来他在上都伏法的时候又喊我王著为万民除害,而且你的戏里居然还有 把滥官污吏都杀坏的词儿———

关汉卿   (按捺住怒火)你觉得滥官污吏应不应该杀呢?

叶和甫    ———“滥官污吏当然应该杀。

关汉卿    我们应不应该与万民除害呢?

叶和甫    唔,当然应该。可是王著把刺杀阿合马老大人当作 与万民除害就不对了。

关汉卿    杀阿合马是否与万民除害,天下自有公论。若说王著看了我的戏才起意要杀阿合马,那么高和尚没有看过我的戏,何以也要杀阿合马呢?

叶和甫    ———

关汉卿   我们写戏的离不开褒贬两个字。拿前朝的人说,我们褒岳飞、贬秦桧。看戏的人万一在什么时候激于义愤杀了像秦桧那样的人,能说是写戏的人教唆的吗?

2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伏法                  教唆                 

23、划线句的潜台词是什么?(不超过24个字)

                                                                        

24、划线句的后边一句话照应哪一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25、文中有三个破折号,其作用是否一样?为什么?最后一个表现叶和甫的什么?(不超过12个字)

                                                                           

                                                                            

26、从节选的文字看,《关汉卿》的语言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不超过20个字)

                                                                           

27、从节选的文字看出,关汉卿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叶和甫是怎样的一个人?(每问不超过10个字)

                                                                           

                                                                             

 

 

参考答案与解析

7C 8D9 应该怎么混淆 错误判断10A 11B 12D 13A 14C 15D 16C17表示下文是对上文的解释 表示语气的断续 表示话语未完而被打断18、自私、贪婪、凶残 19C 20C 21D22指被处决 别人去干坏事,这里不含贬义23、阿合马被杀是罪有应得,这是天下的公论。24、逆臣王著就因为看过你的戏才起意要杀阿合马老大人的;归谬法。25、不一样。第一个表说话中断;后两个表声音的延续。表现了叶和甫的理屈词穷。26、多用设问和反问,显得理正词严,无可辩驳。27、关汉卿:刚正不阿;叶和甫:阿附权贵的走狗帮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