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中关于“君子”论述的语录

(2009-08-31 10:04:35)
标签:

中国文化经典

国学

论语

语录

君子

教育

分类: 高考语文素材积累
     论语里多次提到“君子”品性,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坦荡荡”“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等等。现将有关语录整理出来,联系日常的为人处世,讨论孔子所说的“君子”人格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意义。

 

《论语》里的“君子”一般是指道德修养达到完善境界的人,即具备了“仁”的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强调说话要慎重,做事须勤勉;“君子坦荡荡”,指君子因为依循于道,内心无私,所以精神上很放松自在,小人则相反,内心充满杂虑,所以总是忧愁不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要帮助人成就好的品德,而不是去助长别人的恶,这其实也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思;“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强调个人应该以修身求学为重,而不应在意能否出名。

 

下面是《论语》中提到“君子”品性的部分语录及其大意: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态度要庄重不轻浮。做事要尽力,要讲究诚信。不要和道德品行不如自己的人结交。犯了过错要勇于改正。)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一切行事以“义”为准则)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意思同上)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颜渊》)(意思同“君子坦荡荡”)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君子态度和顺,但不会苟同别人;小人容易附和别人的意见,但其实不能与别人平和相处。)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强调言行一致。)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一切行事以“义”为准则,具体做的时候要符合“礼”,言词要谦逊,要讲信用。)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卫灵公》)(积极修身求学,虽不求名而定能有美名,否则,表明修身求学功夫没有做到,应该以之为耻。)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强调内省的态度,遇事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君子态度庄重,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但并不争什么;和大家相处得很好,但不会结党。)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以求学问道为上,学有所成,自然能获得禄食,衣食无忧。但学习过程中应安于贫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