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冷眼看奥运,冷淡为什么?

(2012-08-03 07:27:48)
标签:

奥运会

李娜

孙扬

易思玲

叶诗文

易建联

伦敦

刘翔

体育

分类: 时事随笔

〖原创〗冷眼看奥运,冷淡为什么?



不知道是北京奥运会让大多数的人热情用尽,还是生活所迫无暇光顾?还是真得对体育没有兴趣?我想可能都有一点,这一届奥运会的淡寞程度非同一般,前几届那浓浓的奥运氛围一点都没有啦!我这几天,时常在感叹,这世界变化快得眨眼之间就不认识,“如影随形”似闪电似的。

办公室里几乎听不到人谈论一句奥运会的信息,我看着我门外的大办公厅里面,这帮小伙子、小姑娘除了依然在说着手机、数码、化妆品、名牌、美食、游戏之外,谈到的“叶诗文、孙扬”几乎没有?我都有点奇怪这些孩子现在连体育节目,甚至是奥运会都不看。平时,我也知道他们,很少看球赛的。前几届,路边的发廊、仓买、食品店的电视都定在奥运节目上,可是现在你再看,谁看哪?没有人,人们争相传着得金牌的激动之情再也看不到了。甚至是得了多少都无所谓,都认为该拿得就拿,拿不到就拿不到。似乎一届北京奥运会让我的梦圆了,也醒了。知道了奥运会是怎么一回事了似的?不狂热啦!

奥运会实际上是一次世界的聚会,从体育运动的精神层面上去展现人性的一面,让人们真正的体会到竞技、娱乐与进取的精神。我们国人在经历了改革初期的不自信,需要急于融入世界舞台的心态中逐步走了出来。这个世界现在需要我们证明的东西,不会单纯的依靠体育内容来完成,中国人越来越体会到简单的体育精神,也很难从思想给我们一些真正的震撼与尊重。我们在奥运会上获得了很多的金牌,生活也在富裕之中,但在大国的比拼中我们仍处于一种被动地位,我们的价值与思想文化并未被外人所接受,我们的国家形象不能靠体育来弥补。这样的方式太简单,太教条化了。我们的国人也深刻得认识到了这一点,一个国家靠体育去争取爱国,或者争光,或者文化的形象是片面的,至少是不够全面的。

国人对金牌的功利心正在逐渐减退,金牌对于我们的功利主义推波助澜,唯成绩论的结果是教练、队员、领导、领队压力极大,似乎这种夺牌是应该,“全民健身体育”下各个体育局的官员弄不到个牌子,面子会很难看。地方政府对于这项工作的未抓与落实,同时都是面子工程。将这种东西过度的放大到一种体育竞技层面上,实际上是在给官员贴金、捞好处,捞资本。拿金牌没有错,可是为了金牌去开会、动员、学习、誓师,这样兴师动众,尤其现在毕其全国之一功,来打造专业队的模式,是造就了一些冠军,可是对于我们百姓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吗?难道,只是一种脸上的为国争光吗?这种意识本身就是很肤浅的。不要自欺欺人,看看什么是体育强国,只有群众在大多数的参预健身才是,我们的大众体育项目缺失殆尽,孩子整天捧着书本考试、补课,现在的孩子有几个在打球、跑步、锻炼?现在的年轻人都在泡吧、网游、K歌?锻炼的人以老年人居多,这样的全民体育是真实的吗?我们的社会缺乏体育的向上与公平精神,还在嚷着“金牌”主义?这是对于社会的贡献毫无益处。百姓觉得“金牌”与我们的关系越来越远,他还会关心吗?

说到这里,想到08年刘翔退赛,当时骂声一片。我却在想,刘翔退得好,由于伤病不能比赛,再正常不过,刘翔不是不想参赛,是确实不能比赛,强加于一个人其它的因素真是没劲。想一想,奥运会不过是一场竞技,一场游戏?看看中国人有多少在苦练体育,为了进一个奥运会的名额在走动,听说还有不公平的选拔制度,我不太清楚这个,也不想乱说。可是,中国整个社会体制内的问题,想来体育界也不是空穴来风。大量的假、大、空现象持续存在,让我们怎么会有兴趣去面对这样的比赛。

对奥运的冷淡,反映着国人心态的成熟,反映着现实人们生活的多元化,反映着我们这个国家急需要改变的社会问题与现实,反映着体育界体制内根本的问题。我们不再需要一些虚伪,我们需要的是一些真实的存在,真正的强盛之路。冷淡不奇怪,奇怪的是我们不去正视这种冷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