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指期货 |
分类: 股指期货 |
多空胶着 盘整难突破
主要观点: 大盘陷入盘整区间,在后续仍有诸多紧缩性宏观措施的预期之下,资金介入市场的信心仍显不足,持续的缩量调整令市场陷入胶着。中报预告成绩喜人,但是并没有能够掀起中报行情。外汇储备创新高,6月CPI预计将达到或超过4%,宏观数据增强了采取更进一步紧缩性政策的预期。虽然流动性充沛的状况没有改观,但资金参与热情退减,将造成市场调整难有突破。
一、信息面
1、央行公布的2007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突破1.3万亿美元,以13326亿美元的高额,刷新了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的纪录;今年上半年国家外汇储备增加2663亿美元,同比多增1440亿美元。6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7.06%,比5月末高0.3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20.92%,比上月末高1.64个百分点,均出现反弹。
上半年的顺差和外汇储备均创下新高,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上半年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许多出口企业都赶在上半年突击出口所致。而这种情况有望在下半年得到改善,预计外贸顺差相比上半年会有所下降,而这会进一步拉低外汇结售汇顺差,从而降低外汇储备的增速。过快的外汇储备增长,必将使得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进一步加大。数据显示,人民币汇率正在频繁刷新汇改以来的纪录。
从M2的数据来看,其回升的主要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是6月贸易顺差(269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从而使央行被动向银行体系注入大量的基础货币;另一方面,6月央行减小了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在大量央票到期的同时,新发行央票规模较小,这也支持了M2的增加。此外,存款向股市分流减速也是原因之一。从M1的回升来看,企业的活期存款增加,也表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正进一步趋于活跃。
对于新增流动性,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可综合采用发行央票和特别国债等方式来继续进行对冲。从整个经济体系的角度来看,由于6月份的贷款数据和M2都比较高,央行近期采取加息的可能性都还是存在。不过,由于我国企业对利率敏感性不强,而零售贷款比较强,加息反而会影响到消费的增长。与之相比,减免利息税的政策可能会被优先采用。
2、央行发布的2007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9041亿元,同比多增4933亿元。其中,居民户存款增加1678亿元,同比多增136亿元
经过了连续两个月的大幅度下降,居民储蓄存款搬家的现象在6月份出现了“急刹车”,1678亿元的资金,重新回流到银行。但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居民户存款增加8271亿元,同比仍少增5938亿元。
由于6月份股市出现了调整,再加上一直以来监管机构对于投资者风险教育的工作起到了效果,因此,曾经投入股市的不少资金又选择重新流回银行,这是6月份出现存款增加的最主要原因。这种变化符合监管机构的调控意图。此前,居民储蓄每天都在大量涌入股市,呈现出一种非理性的现象。而倡导合理配置投资品种一直是监管层在努力推进的工作,所以投资者回归理性,将股票、基金、储蓄存款进行合理配置是一种投资理念成熟的表现。
此前,多份分析报告指出,不少资金在股市获利后退出了市场,并转向了消费,而近期来房价的猛增和汽车销售的反季热销都成为证据。
3、全国税收收入稳定增长的势头仍在继续。国税总局11日公布,今年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249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5615亿元,增长29%。同一期间,证券交易印花税完成6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倍,其中6月份实现318亿元,增长13.3倍
税收稳定较快增长,是上半年税收收入呈现的主要特点之一。从数据上看,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规模达到24947亿元,这一数字超过2003年全年收入总额;增收5615亿元,增幅达到29%,创历年来半年税收收入新高。各月收入规模均在3000亿以上,增幅均在20%以上。
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记者就“今年贸易顺差或再创新高,出口退税率是否再次下调”的提问,国税总局新闻发言人李林军表示,由于政策自身的滞后性特点,今后是否出台新的出口退税税率调整政策,要视政策效果和经济发展情况而定。
4、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关于2006年GDP初步核实数据的公告》,修订后的2006年GDP现价总量为210871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146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1%
近日,国家统计局根据2006年统计年报资料、部分行业财务资料和抽样调查资料,对2006年GDP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初步核实结果比初步核算数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4737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37亿元,增长速度为5.0%,与初步核算数相同。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3162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1158亿元,增长速度为13.0%,比初步核算数提高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2972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269亿元,增长速度为10.8%,比初步核算数提高0.5个百分点。按初步核实数计算的三次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占11.7%,第二产业占48.9%,第三产业占39.4%。
5、穆迪和标准普尔两大评级机构的“降级”声明,几乎成了压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泡沫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样的举动也反映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状况的进一步恶化,伴随着美国楼市降温,次级抵押贷款这一高风险领域的危机也逐渐显现
当地时间10日,美国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宣布,降低对总价值约52亿美元的399种次级抵押贷款债券的信用评级。同日,标准普尔公司也宣布,可能会下调对612种此类债券的评级,总价值高达120亿美元。多家经营次级抵押贷款的机构被迫清盘,而上月曝出的贝尔斯登旗下对冲基金破产案,更被视为可能招致类似当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严重危机,这两只基金因为在次级抵押贷款证券方面投资失误,已损失了至少数十亿美元。
两大权威评级机构对次级抵押债券的大规模降级,使得投资人对潜在金融风险的忧虑陡然升温,同时也令美国经济的增长前景愈加黯淡。受此影响,全球金融市场过去两天纷纷出现剧烈波动,各大股市大幅下挫,跌幅普遍超过1%,近期的连续上涨势头也戛然而止;美元汇率也继续创新低,兑欧元再度刷新历史低点,兑英镑则触及26年低点;同时,相对安全的国债则成为投资人的避险新宠,欧美等国国债价格纷纷走高。
就在本周二之前,全球各大股市刚刚经历了一波持续数日的“小牛市”,亚洲各大股市纷纷创出历史新高,欧美股市也连续大涨。不过,这样的普涨势头在10日开始戛然而止。欧洲三大股市10日当天也受到美股拖累而大跌,伦敦、巴黎和法兰克福三地基准股指跌幅都超过1%,同样创下1个月来最大跌幅。昨天,欧洲股市延续颓势。近期表现强势的亚洲股市同样未能幸免。隔夜美股大跌的消息传来,以日本股市为首的亚洲股市纷纷跳水,为近3个交易日来首次出现下跌。美国是亚洲的主要出口市场,任何有关美国经济前景的负面消息,都会令亚洲相关公司的股票遭到抛售。
次贷风波对美国金融市场以及总体经济的冲击,也在汇市得到体现,由于投资人预期美国经济将持续低迷,且美联储可能提早转入降息,美元兑欧元、英镑甚至日元都出现大幅下挫,兑欧元则再次刷新历史低点。
6、今年第二季度,国内基金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势头,净申购规模达到1800亿份;投资者盲目认购,追捧新发基金以及“快进快出”等非理性投资现象均发生明显转变
至今年6月底,基金规模为12399.96亿份,而年初时为6220.67亿份,增长了近一倍。在基金份额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基金净值也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截至6月底,基金净值达到17994.17亿元,比年初时翻了一番。相比一季度基金份额规模增长的“大起大落”,二季度基金份额规模的增速则趋于稳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5、6三个月,基金规模分别环比增长了10%、18%和14%,增长幅度虽然比起1月份时的29.4%明显放缓,但却更加趋于稳定。尽管开放式基金规模仍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但一季度出现的投资者“赎老买新”、“快进快出”等局面均有所改变。
进入二季度后,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开始更多地关注产品本身的投资价值,阻碍基金正常运作的资金“快进快出”的局面在今年二季度也大为改观。业内人士指出,投资者不正确的投资理念成为导致资金“快进快出”的最重要原因。当基金净值的增速开始放缓,或者出现了暂时性的下降,投资者便开始蜂拥赎回。而实际上,基金投资应是长线投资,不应过多地被一时业绩表现所左右。
7、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7月10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7.5845元,而与前一交易日相比,单日升值高达240个基点。从周一的7.6085到昨日的7.5845,接连冲开7.60和7.59两个心理关口。这也是进入2007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新高第49次被改写
贸易顺差创下历史新高的同时,人民币汇率也在10日以7.5845元的中间价改写新高纪录,首次破位7.59元关口。至此,汇改以来累计升值幅度达到了6.929%。人民币汇率再次恢复快步升值之势,与6月份269.1亿美元的高额贸易顺差数据不无关系,这显示人民币升值压力仍高居不下,有可能在破位7.59之后继续指向更高的价格。
最近一段时间美元在国际市场走势疲软,是促使人民币汇率走高的主要因素。从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的供需情况来看,近期企业购汇的规模有下降的趋势。出于规避汇率风险的要求,企业向来倾向尽早结汇,银行结汇压力一直较大,也造成了外汇市场美元卖盘处于上风。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购汇规模的缩减就会进一步客观上促成银行外汇头寸的增加,从而使得市场上供求情况偏向于美元供给较多,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
8、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9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下更大的决心、用更大的气力、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切实把这方面工作抓紧做好。
9、猪肉价格经过6月的高位震荡后,在刚刚进入7月后便向上突破,北京、广州等地猪肉价格再次冲高。CPI 涨幅可能继续明显攀升。申万将 CPI 的预测由原先的 3.4%上调至 4.1%,涨幅再创31个月来新高
这些大城市需求量的增加,也传导到了生猪的供应源头。由于北京、山东等地从黑龙江省收购生猪量继续加大,生猪外销大户黑龙江省的生猪价格9日全面突破13元/公斤,达历史最高点。
据了解,6月份,北京、山东等地赴黑龙江的运猪车平均在每天2—3辆,而进入7月,为了购到生猪,运猪车每天已经增加到4~5辆。而在深圳各大超市,猪肉价格也比两天前有明显上涨,多数产品涨幅在每公斤1元。据深圳当地媒体报道,福田区的家和乐超市的上肉24元/公斤,较两天前上涨了1元/公斤;瘦肉为27.6元/公斤,较两天前上涨了0.6元/公斤;万丰超市上肉和瘦肉较两天前也均有1元/公斤的涨幅。深圳批发市场价格同样“一路飞扬”。
根据发改委的最新统计数据,6月份在受到发改委监测的 46 种重要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中,有 16 种商品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尤其是猪肉价格,由于供求紧张状况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6 月份全国 36 个大中城市猪肉价格继续大幅上涨,每 500 克新鲜去骨后腿肉平均价格为 9.78 元,比上月上涨 12.3%。
二、热点统计
图3:M1、M2和贷款增速对比
图4:CPI同比增长
图5:GDP同比增长
三、广发期货判市(沪深300指数):
图6:沪深300指数日K线
图7:沪深300指数周K线
7月的第二周,A股市场整体维持了区间弱势整理的状态。沪深300指数在整个一周里都在3800点附近维持窄幅的调整。
本周一A股市场承接了周五的反弹惯性,沪深300指数行至3800点附近。在周内随后的几个交易日中,虽然反弹的趋势没有能够获得延续,但沪深300指数在反复的震荡整理中坚守3800点一线,不断夯实这一线。至周五,周内涨幅达2.96%。当周的资金交投热情仍显不足,成交量进一步萎缩,成交手数创年内新低;当周整体成交额仅为2925.71亿元。
在过去的一周,国内A股市场经受了来自资金面的挑战。在7月12日,除了有西南矿业、东华科技两支新股上市之外,还有南京银行、宁波银行、高金食品和蓉胜超微四支新股进入网上申购阶段。据有关机构测算,按照四家公司发行数量及上限定价进行计算,网上融资金额将达到76.92亿元,网下部分则为38.24亿元。假设四家个股平均中签率为0.5%,网上冻结资金将达到15385亿元,网下则将冻结3824亿元,合计冻结资金预计将达到19209亿元。如果考虑到二级市场对资金的吸引力下降,而转向一级市场,并调低平均中签率,则被冻结的资金量更大,这无疑将对市场的资金面构成巨大的压力。即便如此,从周四A股市场的表现看,虽然成交量萎缩,但是并没有出现再度回调的局面,似乎有迹象显示指数在调整中逐步趋强。
除了目前市场的进程缺乏资金面的配合外,影响大盘上涨的更重要因素来自宏观面的担忧。周内发布的2007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外汇储备创出新高;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7.06%,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20.92%,均出现反弹;猪肉价格上涨的势头没有得到遏制,市场中产生了对6月CPI数据的担忧,预期该数据将超过4%。多种数据显示,采取紧缩性措施的可能性加大,且预期将采用“组合拳”的方式进行。预期最为强烈的当属利息税的调减或取消,除此之外还有加息的预期。如中行全球金融市场部对外发布的报告预计,今年下半年央行还有1至2次小幅加息的可能,最早的加息时间可能在7月份,同时财政部也有取消或减免利息税加以配合的可能。国内股票市场对于这类紧缩性措施的预期早已形成,并进行了相当充分的消化,但在具体措施出台之前,指数方面走出盘整区域的可能性较低。
目前进入了上市公司中报业绩预期的阶段。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中有98家发布了业绩预告,其中业绩预增的公司高达77家,其中宏源证券业绩预增2200%,亚泰集团预增800%,业绩预期翻倍的公司数量共有46家。从这些数据看,上市公司的中报业绩相当喜人,且业绩增长幅度较大。即便如此,良好的业绩预期也并没有能够掀起“中报行情”。一方面是因为,部分上市公司以往业绩的基数低,即便出现成倍的增长,绝对增幅也并不大;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对于上市公司快速的业绩增长,市场在较早前已经形成预期,并且在股价中已经进行了消化,甚至出现了透支未来几年业绩预期的现象。在市场进入调整的阶段,诸多利多的因素也不能够引起资金的兴趣。
近期A股市场进入明显的调整阶段,在“时间换空间”的调整过程中,二级市场上资金的介入热情明显不足。从多空双方的态度看,并没有任何一方能够占有主导地位,这也就无法打破目前市场形成的动态平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