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草根意见领袖(《英才》杂志五月份专稿)
钟鲁川
股市是一个魔幻水晶球
文|本刊记者 严睿
在股市里,我找到了这辈子最大的兴趣所在。
深圳成分指数从2000点起步,飙涨到了4500点,五个月时间就翻番了,证券营业部里人山人海,那是1996年7月到12月间的景象。那一年,我刚从医科学院本科毕业,一出校门,就跑去股市去开户,趁着行情小赚了一笔,但到了12月16日,实行了涨跌停板限制,结果马上挨了三四个跌停板。
虽然体验了一把从天堂到地狱的感觉,但股市于我的兴趣来说更大了,从那时起,我便开始了研究股市的很多东西。实际上,在之前的5年医科大学里,我就对资本市场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读过许多金融业名人传记后,让我更加相信资本市场在中国发展的空间一定会很广阔。
毕业后的两年时间里,我成为一名临床医生,但我觉得一个习惯了排资论辈的行业并不太适合我这样的人,在想象中,我应该是去更年轻、更有活力的行业。后来,机缘巧合我去了电视台,搞网络传输,当然这也是我感兴趣的领域。不过无论是在医院当医生,还是在电视台当工程师期间,我对于股市却越来越有感觉了。
2000年的时候,我遇到了当时名气非常大的山东神光证券咨询公司的总经理钟英和董事长孙成刚,在他们的邀请下,我正式投入到了证券行业。就这样,从医师到工程师,又到证券分析师,在完成了这么大跨度的职业转型后,我终于找到了自己最大的兴趣所在。
当你对一个东西充满了探求的渴望,你就会从中获得很多很多。在神光,我从写行业分析报告、大势和个股测评的研究员,干到《神光半月报告》的主编,又做财务顾问,搞上市公司调研,做高级分析师,为VIP会员操盘,后来电视媒体行情分析模式很火,我又做媒体分析师,可以说这个市场的很多环节我都非常熟悉。
有时候,我会觉得股市就像一个魔幻水晶球,风和日丽里面包裹着血雨腥风。一开始,我也喜欢频繁短线,追涨杀跌,逐渐地感悟到很多东西后,就开始坚持做稳健的中线投资。其实,这十二年来,它改变了我很多,让我变得更加成熟稳健。
我现在基本不在开市的时候看盘,白天只是做一些基本面研究和客户管理工作,等到盘后交易结束时,我才打开软件,静下来进行分析。这是因为开市的时候,那些动态的因素总会让人产生一些紊乱和冲动,相对静态的时候你才能观察到更多的东西。
有了感悟,我便会用我的角度把中国资本市场的变化记录下来。不过,经常由于电脑重装系统,或者其他问题,我有很多资料手记遗失了,这很可惜。我琢磨着,要是能有个什么地方把这些东西保存起来,能随时调出来看就好了,结果发现网络博客这个东西很好玩,而且可以把我的研究手记保存下来。
就这样,我开始写股评博客。渐渐地发现,写股评博客多多少少有了一种责任感,因为有那么多人会关注你的博客,会询问你的看法,甚至给我带来灵感。今年1月份的时候,有位投资者写了封邮件给我,问我分析得很准确,为什么不做一个阳光私幕?这个提议真得很好,而我也开始了信托计划的筹备工作,对于未来中国资本市场,我相信私幕基金将会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因为兴趣爱好相同,我有了大量的粉丝,我觉得这是个很不错的互动,能够知道了他们的需求、他们的感受,也让我更敏感于市场心理的变化,从而作出判断。比如08年元旦5500点的时候,我在博客里连续发表看空后市的文章,结果绝大部分人在骂:你这个疯子,大盘就要上8000点了,为什么要看空?我就觉得这个市场情绪真不对头了。
写股评博客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也经常会把自己的一些生活趣事发到博客和朋友们分享,这样他们会觉得你很真实。说实话,被人认可使我的人生更加塌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