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人都是追求快乐、回避痛苦的。记得曾经有一个问题,同等程度的快乐和痛苦,哪一个令人印象更深刻、更加“刻骨铭心”呢?统计了很多人的答案之后,结果是痛苦更加让人无法忍受。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有100万的本金,在一个月内赚到20万带来的快乐与一个月内亏损掉20万所带来的痛苦比较,哪个对你触动更大、影响更强烈呢?估计大部分人还是会觉得痛苦更加难以忍受吧。
笔者自07年2月3日在新浪网开博以来,一直在博客当中记录了自己对大盘的分析及预测,从2月3日的《兴业银行会带动大盘反弹吗?》到2月26日的《节后大盘走向何方?》一直看空,帮助很多朋友躲过了2.27的暴跌,之后在3月18日深夜完成的《加息是突破3000点大关的导火索》开始调整思路,从2850点全面看多,指出目标位在3550点和3850点,再次帮助很多网友赚足了这1000点的行情,在大盘上涨到3800点以后再次强调风险,逐渐看空。
最近经常听到不少网友谈“踏空”的风险,我不太认同这种说法,风险一般指的是损失和不确定性。踏空也就是空仓持币,肯定是不赔钱的,持币一周也好、一个月也好,到期后的资金总量是明确的,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何来风险呢?退一步说,就算在下跌市道里持股是有风险的,所以相应的,在上涨市道里持币也是有风险的。即使两者都有风险,也是痛苦与快乐的比较,是追求赚钱的快乐更重要呢,还是回避亏钱的痛苦更重要?况且,在3800点空仓的话,前面的1000点利润是赚到手的,落袋为安了的。现在有些朋友留言表示不满,说因为受博主看空的影响,所以少赚了多少多少钱。少赚钱其实无非少了点快乐,与一旦赔钱所产生的痛苦比较,可能还是少些快乐更容易让人接受吧?
关于痛苦与快乐的话题暂时说到这,还是看看大盘,今天简单讲三个方面:
首先,沪综指周二最高上摸4136点,基本达到我之前指出的4150点目标位;
其次,最近走势一直强于A股的B股出现暴跌走势,是否继续下跌以及对A股的影响,周三就会明了;
第三,关于市场对央行加息的反应,下面转贴一篇文章,供大家参考:
市场低估政府紧缩决心 更严厉措施可能将出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2日 07:17 新京报
5月18日下午6点27分,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宣布在三个方向同时实行紧缩: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至0.5%,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上调存款利率0.27%、贷款利率0.18%(第一次缩窄了存贷款利差),对此市场评论见仁见智。
央行采取三箭齐发的方式进行调控绝不是“做样子”,它不仅是适度控制经济过热的信号,也是对目前中国市场流动性泛滥的“宣战书”。由于流动性泛滥是全球市场的通病,中国的紧缩措施也是对全球流动性泛滥以及利用这种泛滥肆意投机的“宣战书”。当然,这三项紧缩措施有多大的“阻吓”作用,市场反应非常重要。
国际外汇市场我行我素
由于此前中国股市出现较大幅度回调立即会带动外汇市场上息差交易(息差交易主要指借出低息国家的货币———换成高息国家的货币———再投入资产市场最热的国家或地区,从而赚取利差和资产升值的双重收入)的平仓,中国股市与国际外汇市场上的“息差交易”货币实际上有跷跷板效应。因此,有必要考察一下上星期五晚上的全球外汇市场的表现。
以日元为例:上周五晚上中国央行的紧缩消息出来前,美日当天最高曾经达到12140,欧日最高达到16389.消息出来后,它们分别下跌了100点左右,而当天晚上8点30分以后,息差交易诸货币全面反弹,最后美日曾经回到了12130,最后收在12115,欧日也回到了16360,最后收在16361.其他非美货币也基本回到甚至超过了白天最高的位置。事实证明,中国对流动性泛滥这只“怪兽”宣战,国际市场上的这些“怪兽”们却用实力回答:我们无所谓。
为什么国际市场流动性泛滥的代表———息差交易———能够在中国政府出台这样严肃的紧缩流动性政策后仍然我行我素呢?从表面上看,有美国股市开盘就大涨的原因,也有加元领涨非美货币的原因———继续对美元创新高,刺激非美货币反弹。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央行在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至0.5%的同时,没有立即扩大对所有非美货币的波动幅度。
高盛的分析是:中国政府会很快补救,因为现在这样的设计的确增加了市场的套利交易机会,对息差交易的套利行为是鼓励。从市场反应看,人民币不对一揽子货币一齐升值,仅仅是对美元升值,不但帮不了日元,相反还对市场的套利交易等投机行为形成新的刺激因素。
中国股市对宏观调控不感冒?
值得一说的还有美国股市,当日开盘就高走,涨了接近80点,再创历史新高。因此有评论说:中国央行重拳出击,投资者却应对自如。美国股市不但不跳水,更没有高开低走,反而非常自如地稳步创出新高;本来欧元、英镑等非美货币已经开始了抵抗式下跌之路,但在加元创新高的带领下,又都“死灰复燃”。更有分析说,星期一中国股市开盘后也会“克隆”美国股市表现,顶多是重复“过去的故事”———跌下去100点,立刻就回来,而且可能也创新高。
果不其然,昨日,上海、深圳股票市场在大幅度低开后,只犹疑了短短的几分钟,便立刻大幅度反弹,沪综指、深成指以及中小板指( 4615.368,25.72,0.56%)数均创出上市以来新高,充分显示了一种对宏观调控无所谓的态度。
此外,与中国股市同进退的香港股市和亚洲股市以及随后开盘的欧洲股市都全面飘红。日元则再次成为打压的对象,一直在低位徘徊。
由此可以看出,现在流动性过剩以至泛滥成灾的问题的确是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而全球虚拟金融市场则越来越看中国的“脸色”,只要中国股市不出现大幅度的调整,无论是外汇市场,还是股票市场,由流动性过剩导致的上涨趋势不会逆转。
更严厉的紧缩措施或将出台
虽然市场上有一句名言:市场永远是对的。但上星期五以及昨日全球和中国市场的表现却说明:市场对中国央行新政策的理解是片面的,或者说根本没有认清中国政府的决心。
因为中国政府本次出台的紧缩新政的确是不同凡响的:第一是坚决,第二是组合连环,第三是创新。所谓坚决是在时间选择上,一点儿不等不看;所谓组合连环是,三管齐下,意在不给市场以反击之机;所谓创新是指终于拉开了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息差”———这从长期看肯定不利于中国股市中权重最大的银行股。
如果中国股市仍然领涨世界虚拟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过剩趋势不变,我们可以断定,组合拳后面还有组合拳。更严厉的紧缩措施会紧接着出台,直到把“牛头”摁住为止。
□何志成(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高级经济师)
钟鲁川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