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民:换新板块带领指数上攻【转贴】
(2025-09-07 22:17:32)
标签:
股票 |
分类: 侃股论势 |
安民:
换新板块带领指数上攻
2025-09-07
周末把所有的指数都翻了个遍,谈谈自己对市场的感受。
第一,调整是缘于两个板块,军工和云计算。比如云平台服务,从1876点调整到1533点,调整了543点,幅度是18.28%,云服务跌16.86%,其他云服务跌19.29%。地面兵装从1812点跌到1305点,幅度是27.98%,航天装备跌18.94%。这些板块才是调整的核心。另外讲一句,有些机构太短视了。阅兵的结果是,中国军工已经全球领先了,那么我们对中国军工的定位就要变了。国内机构这么短视,总体上是缺少战略眼光的。所以,未来军工会进入我们长期跟踪的板块。再有,上周四大跌,与国外新闻有莫大的关系。国外新闻机构发篇文章,就可以带崩我们的市场,这种局面该改变了。我讲一句乌鸦嘴的话,如果某一天A股到了8000点,然后国外新闻机构再发这样一篇文章,那会是什么结果?一天跌800点甚至1000点?
中国真的不能再搞新闻出口转内销的事情,没有那个必要。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有国家自信。国外任何一个机构一句两句好评,我们就特别在乎,真的不能那样了。我们是大国,是别人在乎咱,而不能倒过来。
第二,在那些板块调整的同时,新能源和PCB又开始崛起。其中的核心是锂电池和光伏逆变器两个行业。锂电池受益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储能电池需求大增,这同时带动逆变器销售大增。这是业绩。另一个因素是长远的,那就是电池行业未来5到10年的巨变,它同时催生了对新设备的需求。所以,新能源行业短期和长期的影响,导致这些行业成为本轮调整中资金流入的方向。
那么本次调整,我们基本没有多大的感受。主要还是在于,这个调整在我们的体系中是个小调整,不是大的时间节点,因此我们不对它做主要的防御。前面我们进行了中线布局,早先是光伏设备方向,近期是锂电和机器人方向,锂电方向同时是我们短线的操作方向。其实这波短线操作,我们成绩一般,如果不换亿纬锂能,那我们的浮盈应该有七成,换股的结果是利润少了一半多。当然,发现错了之后,我们迅速对行业的炒作手法进行了分析,然后加大了中线布局仓位和短线仓位,这样盈利也不错。我们麻城夫子河的老乡,他的亿纬锂能应该盈利丰厚,估计超过75%了。
总体上,受益于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受益于对内在逻辑的挖掘,我们在这波调整中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只是我们对内在逻辑的判断,比如对设备先起来,这个判断我们团队是早就下了的,对储能及电池行业未来大变局的判断,我们团队是早就有了的。只是执行得不够坚决,死磕方面还不够。这是未来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下一步我们将执行长期方针,加大对底部长期看好板块的布局力度,争取今年再获一个丰收。这个方向,我们将会有相关研究。
有粉丝问,以前说怕不过长期压力线,现在讲会用哪个板块冲过6124点到5178点的连线。是不是观点变了?这个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讲清楚的。我们是多指数相互印证的研究方法,从来不是单一指数。对本轮大牛市走势的判断,请参考我们去年2月1日的文章,那里才是对这波行情进行技术分析研判的根。上证不是。过与不过,都指的是深成指的月K线压力线,不是上证。它最后过与不过,也要到时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有预期而不执着,是我们长期的分析方法。就是我们一直在抛弃自我预设,但以市场为准,我们叫做放弃自我,不执着。如果市场走势符合我们的预设,我们就保留预设的观点,如果市场走势不符合,那我们要重新拿出研判框架。现在还早,要先等这一波的上升结束才能再看。
周末把所有的指数都翻了个遍,谈谈自己对市场的感受。
第一,调整是缘于两个板块,军工和云计算。比如云平台服务,从1876点调整到1533点,调整了543点,幅度是18.28%,云服务跌16.86%,其他云服务跌19.29%。地面兵装从1812点跌到1305点,幅度是27.98%,航天装备跌18.94%。这些板块才是调整的核心。另外讲一句,有些机构太短视了。阅兵的结果是,中国军工已经全球领先了,那么我们对中国军工的定位就要变了。国内机构这么短视,总体上是缺少战略眼光的。所以,未来军工会进入我们长期跟踪的板块。再有,上周四大跌,与国外新闻有莫大的关系。国外新闻机构发篇文章,就可以带崩我们的市场,这种局面该改变了。我讲一句乌鸦嘴的话,如果某一天A股到了8000点,然后国外新闻机构再发这样一篇文章,那会是什么结果?一天跌800点甚至1000点?
中国真的不能再搞新闻出口转内销的事情,没有那个必要。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有国家自信。国外任何一个机构一句两句好评,我们就特别在乎,真的不能那样了。我们是大国,是别人在乎咱,而不能倒过来。
第二,在那些板块调整的同时,新能源和PCB又开始崛起。其中的核心是锂电池和光伏逆变器两个行业。锂电池受益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储能电池需求大增,这同时带动逆变器销售大增。这是业绩。另一个因素是长远的,那就是电池行业未来5到10年的巨变,它同时催生了对新设备的需求。所以,新能源行业短期和长期的影响,导致这些行业成为本轮调整中资金流入的方向。
那么本次调整,我们基本没有多大的感受。主要还是在于,这个调整在我们的体系中是个小调整,不是大的时间节点,因此我们不对它做主要的防御。前面我们进行了中线布局,早先是光伏设备方向,近期是锂电和机器人方向,锂电方向同时是我们短线的操作方向。其实这波短线操作,我们成绩一般,如果不换亿纬锂能,那我们的浮盈应该有七成,换股的结果是利润少了一半多。当然,发现错了之后,我们迅速对行业的炒作手法进行了分析,然后加大了中线布局仓位和短线仓位,这样盈利也不错。我们麻城夫子河的老乡,他的亿纬锂能应该盈利丰厚,估计超过75%了。
总体上,受益于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受益于对内在逻辑的挖掘,我们在这波调整中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只是我们对内在逻辑的判断,比如对设备先起来,这个判断我们团队是早就下了的,对储能及电池行业未来大变局的判断,我们团队是早就有了的。只是执行得不够坚决,死磕方面还不够。这是未来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下一步我们将执行长期方针,加大对底部长期看好板块的布局力度,争取今年再获一个丰收。这个方向,我们将会有相关研究。
有粉丝问,以前说怕不过长期压力线,现在讲会用哪个板块冲过6124点到5178点的连线。是不是观点变了?这个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讲清楚的。我们是多指数相互印证的研究方法,从来不是单一指数。对本轮大牛市走势的判断,请参考我们去年2月1日的文章,那里才是对这波行情进行技术分析研判的根。上证不是。过与不过,都指的是深成指的月K线压力线,不是上证。它最后过与不过,也要到时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有预期而不执着,是我们长期的分析方法。就是我们一直在抛弃自我预设,但以市场为准,我们叫做放弃自我,不执着。如果市场走势符合我们的预设,我们就保留预设的观点,如果市场走势不符合,那我们要重新拿出研判框架。现在还早,要先等这一波的上升结束才能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