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驴行手记 |
每天晚上,沙洲夜市旁的仿古一条街都云集着出售各色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的小摊,琳琅满目,热闹非凡。白天的行程结束后,我总爱踱到这里,先在沙洲夜市吃饭,然后就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闲逛,物色自己中意的小玩意儿。
街头小摊上的手工蜡染很吸引我,这些蜡染图案多是姿态各异的飞天和著名的反弹琵琶乐伎,也有丝路骆驼,菩萨像等等,颜色鲜艳,样式别致。我决定买一件留作纪念,可转来转去,觉得街边摊上的蜡染制作都略显粗糙,而且没有可供悬挂的卷轴。买回去难道用胶布粘在墙上不成?那未免也太煞风景了!
这时候,我发现小街的一侧有家不太起眼的店面,招牌上墨绿色的店名古朴雅致,叫做归真蜡染坊。
走进去,感觉有种特别的氛围,门外是热闹的街市,这里却幽静清爽。暗淡的光线衬着四壁五光十色大小不一的蜡染,像是来到了画廊。
一个约摸三十多岁的男子正手拿彩笔,给一幅作品上色,见有游客来,只抬头笑笑,然后继续忙手中的活儿。旁边一个店员模样的女孩子走过来,也并不聒噪,只微笑着说:随便看看吧,便任由我静静欣赏。
这里的蜡染做工果然精致的多,而且配有悬轴和独具特色的草纸包装,这在整条街上是独一无二的。我很快决定在这里买一件蜡染,但想想时候还早,因此并不急于挑选,只是默默地看。
大概因为招牌不太惹眼,店里没有旁人。两个人一直静静的,安之若素的样子。我便有一搭没一搭和他们聊天。
原来那三十多岁的男子就是小店的老板,店中所有作品的构思和图样都出自他手。他就是敦煌本地人,喜欢画画,曾经到不少地方的美术学院学习过。这年月靠艺术混饭吃是很艰难的,于是回到家乡,开了这家小店。所幸敦煌是个人气很旺的旅游城市,莫高窟那些取之不尽的素材,经他之手,就变成了游客们喜爱的纪念品,小店因此而生意不错。
我夸他的作品精致,他脸露得色,显出对自己作品的信心。他说,外边摊上的蜡染大部分都是从云贵那边进来的货,而他的作品全是独家构思,本地生产。他曾经为此专程去云南学习蜡染工艺,加上自己的美术功底以及对莫高窟的喜爱和了解,才创作出了店里的每一件作品。
我前一天刚刚看了莫高窟,就和他谈起对莫高窟壁画的感觉,他兴致更高了。说起莫高壁画那种疏密有致的律动感和西魏狩猎图的力度感,他连连点头,话也多了起来,隐然间有知音难求的感觉。
大概觉得我是个懂得欣赏的人,他对我有些另眼相看,我买的蜡染也因此得到了最大的折扣。
离开敦煌前,到他的小店告别,他不在。那个年轻的女孩子说他到厂里去了。我又看了一会儿店里的作品,便起身告辞。
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对艺术的执著往往都被迫向严酷的现实低头。作为一个热爱艺术的生命,能够在现实的夹缝中勉强支撑,保有这样一片小小天地,已经殊为不易。他是幸运的,可以游走在梦想与现实、爱好与生活的结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