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驴行手记 |
我学着别人的样子,脱掉鞋,任微烫的细沙沁入我的脚趾缝,那种软软的感觉真是舒服。
前方不远处有绿树包围着的一汪碧水,难道是大名鼎鼎的月牙泉?走近才发现水岸的形状规则工整,显然是个人工湖。月牙泉一定藏在高低起伏的沙丘背后。
我顺着近处的一道山脊,向上爬去。高处有几个不大的黑点,应该是登山的游人吧!
这是我第一次体验穿行沙漠的感觉,脚踩着绵绵细沙,走一步,退半步,老半天才前进了一小段路程。气喘吁吁地望着高高的沙山,心中立即对那些穿越塔克拉玛干的壮士产生了无限敬意。
走走歇歇,陡一点的地方手脚并用,就这样终于登上了最低的一个峰顶。举目四望,金黄色的沙丘就像大海汹涌澎湃的波涛,连绵起伏,一望无际。细看那山坡上的沙浪如轻波荡漾的涟漪,时而湍急,时而潺缓,美妙得就像跳跃的音符。
山脊和山腰上布满了游人的脚印,听说不论人在山上留下什么痕迹,经过夜风吹拂,第二天都像从没有人登临过一般平滑,这也是鸣沙山的一大奇观。
对面沙丘背后,一弯新月形状的泉水娴静的躺在沙山的怀抱中,泉水旁镶着一抹绿色,亭台楼阁在绿树丛中巍峨兀立。那就是传说中的天下沙漠第一泉……月牙泉。
从脚下的沙丘到月牙泉畔的沙山,还有一段路程。一道长长的山脊蜿蜒起伏,以优美的曲线伸向月牙泉的方向。
我一边欣赏沙山景色,一边加紧脚步,向月牙泉的方向走去。
一段时间后,我已经坐在沙山上,俯瞰着脚下不远处的月牙泉。我觉得她就像一位绝世佳人的眼睛,清澈而多情。在我凝视着她的时候,她也正在深情地望着我。
如此沙水相伴相生,也不是绝无仅有。宁夏就有沙湖,江南水乡一般的秀丽湖水,谁想堤岸竟是累累黄沙。但沙湖水面毕竟开阔,称得上烟波浩淼,与沙漠对峙,也算有几分底气。月牙泉长不过几十米,深不过数尺,连名字都让人觉得小巧精致,好像天边的月牙儿掉落人间。但就是这一泓碧水,却栖身百米沙山之畔,千百年来不为流沙所掩埋,不为干旱而干涸,真是梦一般的谜。
在满目荒凉中有此一泉,真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还是余秋雨的比喻精当,简直妙不可言。他说,如此情景,就像一个父亲见到自己调皮的女儿,只有轻轻的一句训斥:嘿!你怎么也跑到这儿来了!
鸣沙山以沙动成响而得名,据传人从沙山上滑下,有鼓角之声,轻如丝竹,重若雷鸣。月牙泉旁的沙山上,有滑沙道 ,游人可乘坐竹片制的滑板从半山腰滑下。
躺在滑板上,双臂放在身后,有人从背后轻轻一推,我便随着滑板顺坡滑了下去。耳边呼呼风响,身子紧紧靠在滑板上,不敢稍有动作,唯恐一不小心横滚下去。渐渐的,我越滑越快,只觉得两肋生风,真有飘飘然羽化而登仙的感觉。
很快就到了山下,我突然发觉自己忘了留心倾听沙子的响声,只顾惊心动魄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