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妙笔生花记录迎风吟唱的少年--随心漫步

(2010-04-08 14:14:22)
标签:

雨彤

原创

随心漫步

博客

博友

杂谈

分类: 访谈人生

            http://s2/middle/4f5e7c0fg82aafe331061&690

 妙笔生花记录迎风吟唱的少年--草根名博随心漫步访谈                          

 --博客文化大访谈(文化方向007)
             文/雨彤

【访谈策划:【博客文化促进会】访谈分会】
   【散文诗歌方向:合作圈子情深依旧博客圈:(访谈群号:76645170】
    策划访谈:三峡刘星、雨彤
    访谈对象:新浪草根名博随心漫步

所谓言词,应该是精心定做的、与思想相适应的衣服。那么,写散文时就要说你想要说的话;写诗歌时就要说你必须说的话。

 ——随心漫步语录

雨彤:感谢博友随心漫步接受我的访谈,按照访谈的惯例,还是请您自己先介绍一下博客名字的由来,或者您开博的原因所在?

随心:事实上,开博之前我只是想找个地方写点东西,用来记录自己的感受,释放自己的情绪。但是,在这个已经不再相信经典与永恒的年代,每天都要为生活奔波,我几乎没有什么即时的感觉了。可是我知道,平平淡淡是不可能写出作品的,当然也包括文字在内。

所以,我就想依靠回忆中的激情来记录回忆中的感觉,记录那些有着淡淡忧伤淡淡惆怅的岁月,记录那份认为自己可以所向披靡的激情,记录那段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记录那个迎风吟唱的少年,以此祭奠我已离逝的青春!

因此,我就注册了博客,想在博客里随心地看看文章,写写东西。也因此,我的博客就取了“随心漫步”这个名字。

雨彤:是的,从您的文字中就能够看得出这种随性而淡泊。这几年一直读您的文字,发现您一直进行着记忆与经验的写作。请问,您怎么看待散文的真实,或者真实背后需怎样的写作语言和情感支撑?

随心:是的,刚才我说了,我很喜欢依靠回忆中的激情来记录回忆中的感觉,所以一直进行着记忆与经验的写作。说到散文的真实性,对我这个业余中的无名之辈来说,谈论这种话题似乎有斑门弄斧的嫌疑,但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也想说几句。某个作家说过:“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一部分——散文,无需追求它的真实性,它不是新闻报道。”这个作家的话不无道理。

新闻报道来不得一点虚假成份,这是人人都能明白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散文都有作者自己一些想法的描述,这就有了虚构的内容,甚至还有许多心理描写的部分。

我认为,散文是在虚构中找真实,在生活中寻找散文的主题。我还想说,尽管散文可以虚构,但散文必须贴近生活。一篇好的散文,必须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同时也应该有作者自己加工的东西。   

朱自清先生说过:“也许有些散文像小说,最好只当散文看,那是彼此有益的。”朱老先生的话,也许会对我们有些启示。

 雨彤:对,现在总能看到很多散文像小说,小说又像散文的文字,但不管怎样,能够带给读者美的感受就好。您几乎雷打不动,两天发一篇博文,请问在一直坚持写作的过程中,您得到的和失去的是什么?

随心:我认为,坚持写作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快乐体验的过程。当我们体验到写作过程中的乐趣时,写作就能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需要,成我们生活的一种至于“真”,

达于“善”,臻于“美”的境界。

自从我在博客上写东西以来,我的确得到了许多快乐——

每发表一篇文章,虽然没有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但却包含着自己的思考、来自不易的心得,这是一种快乐。

自己的文章能够得到别人认同,这是一种快乐。

通过别人对文章的评论,得到新的启迪,这是一种快乐。

自己的文章,能够抛砖引玉,引起新的思想和见解,引出更优秀的文章,这也是一种快乐。

我说的这些,都是我所得到的。我当然也有失去,那就是时间和电脑的消磨。

雨彤:是啊,失与得不可能成为正比。对于爱好文字的写手来说,莫过于让自己内心的情感流露在字里行间,这就是最大的快乐。即使有你所言的那种失去,也不足以谈及了。网络文学飞速发展,我们都是在这一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文字,而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谁是谁非,谁更适应当今社会,更能满足于读者的需求,很长时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可以谈谈您的看法吗?

随心: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确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它们虽然都在文学的范畴之内,但却是两种不同风格文化下的产物。

并不是单纯的说把写在纸上的东西写到网络上就是网络文学。但如果要再往深层次说,其实我也弄不怎么清楚。因此,我下面说的话,也只能是不太清楚的一些看法而已。

我一直觉得,传统文学是个圈子,想进入这个圈子的门槛太高,作品要面对的条框太多,一般人根本进入不了,即便是进入去了,想出头也是件很难的事。   

而网络文学属于草根,这种文学方式大大的降低了文学门槛,只要是个人,只要能打字,应该都能够进来。  

有人用这样的词来形容这个时代:一“网”打尽,无“网”不胜。虽然如此,笔和电脑也许还是要共存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当下,网络文学并不能够终结传统文学,但是,蓬勃发展的网络文学确实给传统文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素以“精神贵族”自居的文学家们,如果至今仍以不知电脑为何物而孤芳自赏,这也许就是“自负”的悲哀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文学的悲哀。

 雨彤:对,严重赞同。相信一定有很多朋友读您的文字,淡淡的叙述中,透露着对人生的感悟,感性和理性也拿捏到位。请问这一切都源于您的个人气质,还是其他?

随心:如果说我的文字源于我的人生的感悟,那我的人生的感悟就源于自己的生活。别人的终究是别人的,只有自己经历的欢乐和悲哀,而留下的经验,才是自己最宝贵的。我很感性,但也不让自己在角落里杞人忧天,说什么世界那么大,多你少你都行。须知,父母少你不行;真正爱你的人,关心你的人,少你不行。我很理性,知道人活一世,不用斤斤计较那些得与失。我对生活的要求不多,我的快乐源于热爱,比如我热爱文学。

 雨彤:恩,您的回答让读者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随心漫步。我们写博客,或者在博客上展现自己的文字,您认为这种展示或者交流的平台,有什么积极意义,或者您还有不同的认识?

随心:确切的说,在博客上展现自己的文字,它的意义包括对阅读者的意义和对写作者的意义两层含义。

毋庸置疑,一篇优秀的文字,应该给阅读者带来感觉上的愉悦。但这仍是肤浅的,其实,它更应该带给读者的是一次愉悦的心灵之旅。

当然,写作也是愉悦的。通过文字,写作者也在经历着一次心灵的旅行。这就是文字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在喧嚣的生活之中,坚持读着和写着的理由。

想起一句著名的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以前说要通过文字来实现对人类心灵真善美的净化,那是历史上尘埃落定的文学家的意义和使命,那不是我们的,不是我们这些普通阅读者和写作者的意义和使命。

从这一刻起,让我们放弃对所谓文字意义的追求,让我们遵循自然法则,让我们听从来自心灵深处的原始呼唤。我们阅读,我们写作,这就是文字对于我们普通人的意义。

 雨彤: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写博初衷,但最终一点还是离不开对文字的爱好。您的文字中绝大部分是反映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或者家人朋友的故事,请问您下笔时,该如何把握好这个度?

随心:是的,我的文字很多都是反映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或者家人朋友的故事。

因为,广阔的生活海洋中不乏美丽的感觉浪花,我喜欢敏感地去捕捉它。工作、爱情、家庭就是生活中永恒的话题。家人朋友的故事,林林总总何其多,为什么就不能“动于衷而形于言”呢?

比如“父母之情”就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写题。朱自清的《背影》之所以成为经典之作,就是因为作者把蕴积在心中已久的感受,通过父子间平凡的交往表现得真实细致,令人感动不已。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作者所体验过的感情,感染了观众和听众,这就是艺术。”

仔细品味人生,你心湖的涟漪就会荡漾起来。也许生命的长河没有风啸浪吼,但不能没有细小的涟漪。让它们永远跳荡在你的生命之河吧,感受生活,觉察幸福,这就是我构思文字的前提。 

 雨彤:这一点还要向随心学习,在日常生活的事例中,发现和感悟人生,这样才能打动人心。对于当下写作的形式多样化越来越成为潮流,您始终坚守自己的特色,请问您是怎样让自己不受干扰的?

随心:是的,我始终坚守自己的特色,坚持写散文,理由很简单,因为欢喜。

我读小学时学写作文,一开始,接触的就是散文。所谓的会写作文,其实就是说会写散文。有人说,散文虽然人人都会写,但真正写好了却不那么容易。

现在写小说、写诗歌、写散文的人都很多,但我偏爱的是散文。我也知道它不好写,如果不注意,很容易陷入平淡无趣,冗长之境。因此,我也有些害怕散文,但是又很喜欢欣赏好的散文,所以我就坚持下来了。

我坚持的方法就是多写,因而逐渐明白了文字是思想的战场,但更多的是符号的角斗士,要用好它,需要我们更多的学习。

我写散文,还出自我对汉语的无怨无悔的热爱,纯属呼应内心的感召,对岁月的服从,以及对生命状态的认可。因为,除了以上这些,我没有其他理由,把自己困在文学这一迷魂阵里。

雨彤:所谓熟能生巧,经验也是自己不断地总结和摸索出来的。您认为当前散文的写法和当代散文的多样化成为趋势的情况下,散文应该处于什么状态?

随心:散文只不过是一种文体,但我对当代散文的多样化趋势,始终怀着敬意。新散文也好,原散文也好,老散文也好,都要接受这个消费时代和社会语境的挑战。什么形式并不重要,只要对语言的纯洁与更新做出贡献,只要让周围的人和事,能折射出文学的魅力,那就都会在各自的读者群里找到落脚点。

与诗歌相比较,写散文最大的享受是语言得到了松绑。但即使是散文写作,语词的空灵和流动仍然至关重要。脱离“烂词惯语”的泥沼,突破思维和题材的平庸,这就是才气;让庸常生活状态在字里行间春风扑面,读起来满纸芬芳,这也是才气。

有一位写散文的朋友说得好:“诗歌是丝绸,散文是棉布。有些时候人们热爱丝绸的抚摩,但现在似乎是棉布更适合人类的身体。”

正因为这样,散文是我所敬仰的!再说一句,本人并无拔高散文之意,一点见解而已,希望朋友不要介意,路过的人不要痛斥,我的理念是:文字,需要我们包容一些!

 雨彤:直言不讳表达自己的观点,只能说明你的真诚,相信路过的朋友会理解的。文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问您在工作于生活之余,喜欢阅读啥类型的书籍,对您影响比较大的书是什么?散文的真实性主要在于情感与逻辑,适当的虚构是允许的。对于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待的?

随心:我先说出几部我最喜欢和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书: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钱钟书的《围城》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沈从文的《边城》
   米兰·昆德拉 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禮》
   我说了这些,你应该知道我喜欢阅读啥类型的书籍了

你又提及散文的真实性与适当的虚构问题,我在前面好象已经谈过一些。对这个问题,我也可以再补充几句话:本来写真记实,抒发真情实感,是散文的本质特征和要求,但另一方面,在现实散文的写作中也的确存在着某种“虚构性”。事实表明,散文写作的真实性和虚构性是个辩证统一的关系。

 雨彤:随心所说的这几部书籍,还有我未曾读过的,改日一定买来拜读。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的访谈,祝福您快乐每一天!

附录随心漫步的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1221185214

 

                           博客文化大访谈(计划)
                                  文//三峡刘星

 导言:当点击成为无聊的数字,当被推荐成为一种习惯,当博客群发展到一定规模,当圈主应该站出来为自己的圈子说话的时候,博客圈子其实有很多作为,这个活动是一种尝试。他们是圈主,他们是草根的“家长”,他们更关注自己的“根”,关注本圈内的草根之花。

一、访谈策划:【博客文化促进会】访谈分会:紫色女人、三峡刘星

二、本次大访谈主题:关注特色博主,整合博客圈资源在关注中解读新浪博主的博客文化内容,在沟通中和被访谈者畅谈博客文化的传播,让特色的博客、孤立写作的博客走进博客圈、走向博客文化的大联盟。

三、访谈目标:访谈新浪博主100名。

四、访谈时间:一年。

五、访谈形式:群交流,博客直接讨论,论坛回帖、留言等不拘一格。

六、合作博客圈子:

    天下行棋博客圈(天下行棋)、

    阳光文化博客圈(东方骄阳)、
        中华辞赋博客圈(三峡刘星)、
        内蒙古草原名博(冷眼一丁)、
        琴韵诗音博客圈(紫华)
        情深依旧博客圈(雨彤)
        草根名博写手圈(扬杨洒傻)
        草坯名博博客圈(金樽明月)
        博闻天下博客圈(司马飞燕 )

七,访谈实施:【博客文化促进会】访谈分会

八、访谈本博客圈内的草根博主,其大致方向划分如下:
        01棋艺文化方向,合作圈子天下行棋博客圈:(qq群号79671851)
          策划访谈:天下行棋、三峡刘星、紫华
        02诗歌文化方向:合作圈子阳光文化博客圈:(qq群号94875579)
          策划访谈:东方骄阳、三峡刘星
        03散文诗歌方向:合作圈子情深依旧博客圈:(访谈群号76645170)
          策划访谈:三峡刘星、雨彤
        04时事文化方向:合作圈子内蒙古草原名博(访谈群号164096084)
          访谈策划:冷眼一丁、三峡刘星
        05访谈【博客文化促进会】:(访谈群号64905854)合作圈子:月影花魂博客圈
          策划访谈:三峡刘星、冷月清秋(访谈群号:164096084)
        06情感文章方向及草根博客的发展方向:(访谈群号42940881)合作圈子:草根名博写手群
          策划访谈:扬杨洒傻、三峡刘星、(访谈群号:42940881)
        07圈子访谈文化思想方向:(访谈群号104070202)合作圈子:草坯名博圈
          策划访谈:金樽明月、三峡刘星(访谈群号104070202)
        08圈子访谈方向:广播里的博客(访谈群:33401165),合作圈子:博闻天下圈
          访谈策划:司马飞燕、水精灵灵、三峡刘星

   附录三:所有访谈博文将收录在各个加盟博客圈的论坛连载。

                                                       2010年三月一日实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