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令道长动容的规则故事
(2014-11-04 22:06:05)
标签:
高尔夫规则 |
分类: 高球随笔 |
参加区内一球队的聚餐活动,几十号人热热闹闹,杯觥交错,共叙球谊。
席间,遇到球友L,特别认真、特别诚恳的一定要给道长敬一杯酒,说是感谢俺给他上了一堂课,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诚惶诚恐之下,道长才想起来是这么回事:前些天刚结束的广西业巡赛第四站,L在最后一洞果岭因跨立推击线击球被道长罚了两杆,成绩一下子从79杆变成81杆;当时L还特希望道长通融一下,念念叨叨说能不能就不记这个罚杆了?今天好不容易才打了个七字头!
道长说,规则就是规则,既然已经违规了,不记罚杆怎么可能?
事情过去后,俺早就忘了这个茬,因为这实在不是一个什么复杂或特别的案例,不过是比赛过程中很正常的规则处置。
但是,L今天随后讲述的故事,却令道长悚然动容。
L是一家大型制造企业的董事长,手下员工近两千人。参加完比赛回到公司,L专门召集全体员工会议,详细讲述了自己这次比赛挨罚的事,总结出几点体会,并要求员工们从做企业的角度好好去领悟,吸取教训:
第一,规则就是规则,打球要遵守规则,做企业同样要遵守规则。
第二,面对游戏规则任何时候都不能马虎,否则就要付出代价;做企业更不能马虎,产品没有卖出去、资金没有回到账上之前,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一不小心就会出问题。
第三,要敢作敢当,错了就是错了,错了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不要心存侥幸,更不要试图逃避责任。
说实在话,这些年挨道长罚杆的球友确不在少数,尤其是广西区内的球友;也遇到过被罚后各种各样不同形式、不同表现的反应,但像L球友这样的情形还真是第一次遇到!
虽然不敢说这里面有没有或有多少夸张的成分。
自打与规则结缘以来,道长在学习规则、普及规则、推广规则方面确实付出了用普通语言难以形容的精力和心血。谈不上有什么特别的目的,热爱矣。
也是在今天的聚会上,和另一位球友聊天时,球友对道长在规则问题上一贯的执着打了这么个比喻:对自己特别喜欢(更不用说热爱)的东西,会自然而然地也希望其他人能喜欢,当然也不希望看到有其他人弄出瑕疵。
不尽准确,不过基本也是那么个意思,相当于北方话的“护犊子”——道长面对规则时确有那么股护犊子的劲,嘿嘿。
后一篇:规则小贴士:何谓“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