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容易搞混的概念:往哪个方向延长?

标签:
高尔夫规则 |
分类: 规则探讨 |
老虎抛球的案例余波未息,据说《奥古斯塔编年报》刊发了两张对比照片,看老虎的抛球点到底是不是“最接近原位”。
这个事太敏感,加上老虎又一次痛失绿夹克,估计接下来还有很多口水仗要打,道长不敢乱说,只是想到一个被不少球友误解的规则概念。
老虎被罚的信息一公布,有熟悉或不熟悉的博友(包括看到的一些微博评论)大表惊讶:往后两码抛球有什么问题啊?老虎的球不是下水了么?下水远离果岭抛球为什么不行?
规则原文(26-1b)是这样的:
Drop a ball behind the water
hazard,keep the point at which the original ball last crossed the
margin of the water hazard directly between the hole and the spot
on which the ball is dropped,witch no limit to how far behind the
water hazard the ball may be dropped.
直译过来的意思是:
(补救时)在这个水障碍区的后方抛一个球,使得初始球最后穿越该水障碍区界线的点刚好位于球洞和抛球点之间。抛球点在这个水障碍区后方的距离没有限制。
按照平时的通俗说法,就是“在最后入水点与球洞连线往后无限延长线上抛球”。
老虎那个球是撞旗杆后从果岭左侧滚下水的,“最后入水点”在果岭左侧,这个点与球洞连线往后的方向显然不是老虎上一杆击球的方向,而是果岭左边水面后面的观众区,所以老虎没有选择这个补救方法。
这一条规则的关键点是“最后入水点与球洞连线往后”,而不是“远离果岭”即可。
很多球友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三杆洞,岛型果岭,黄桩(正面水障碍区),开球右曲,球从果岭上方右侧入水(巨大的水面)后,直接选择“远离果岭”处(即水前)抛球——这是典型的“在错误的地方打球”。
实际上,这种情况只能在发球台原地打第三杆,因为这时的“最后入水点与球洞连线往后”方向是大片水域范围,不可能找到抛球点。
还有一点,无限延长的方向是“两点一线”——最后入水点与球洞的连线,而不是“远离果岭”即可。
同样以上述的三杆洞为例:开球在果岭前下水,但这个球是一大左曲,最后入水点在果岭前方右侧;很多球友都会直接在水前抛球,因为“远离果岭”。
实际上,这是如果是正确的以最后入水点与球洞连线往后延长,可能也是根本找不到抛球点,还是只能原地重打。
为了直观理解,道长随便画了一个示意图,分别表示上述的一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