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与不冤之间:一个很有趣的实际案例
(2013-01-10 22:13:02)
标签:
高尔夫规则 |
分类: 规则探讨 |
球友来电,就自己遇到的一个情况咨询规则处置方法:
A和B的球都上了果岭,轮到B先推;A的球刚好在B的推击线上,还没有做标记拿起来,B自己伸手把A的球拿起来往旁边挪开了一点,还是放在果岭上。B推完,轮到A推,A并没有注意到B已经动过自己的球,直接推球进洞了。这时,A的球童告诉A:B刚才把你的球挪动过了,应该罚B两杆。
球友的问题是:到底要不要罚杆?如果罚杆,是罚A还是罚B?
俺先向球友问清楚并确认了一个关键的事实问题:A的球童在A推杆前是不是确实知道B挪开了A的球?
回答是“知道”。
这个案例很有趣——结论是:A罚2杆。
首先,比杆赛中,同组比赛的A和B互为局外者,发生的事情属于“A静止的球被局外者B移动”,按规则应该把球放回原位,都不受罚。
其次,A在球没有放回原位的情况下推杆,属于“在错误的地方打球”,罚2杆。
球友问:A自己并不知道球被B动过了么,这样挨罚岂不是太冤枉?!
俺答:虽然A确实不知道,但A的球童知道,球童应该提醒A将球放回原位。
球友非常困惑:A的球童并不懂这种情况应该放回原位啊!她以为是应该罚B的杆,所以才在A推完后好意告诉A的么!
俺笑了:这就是大家经常可能忽略的一条规则:知晓规则是球员及其球童的责任。
俺进一步解释:虽然“不知晓规则”很多情况下确实是一种现实,尤其是业余爱好者;但是,不能因为“不知晓规则”而免除违规处罚。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假设某人在红桩区内击球前大大方方把球杆拄在红桩区内的地面上,他确实不知道这种做法是规则不允许的,你能说可以不罚杆么?
这个案例的“冤”在于当事人A确实不知道自己的球已经被“乾坤大挪移”了,白白被罚两杆;“不冤”在于A的球童没有尽到“知晓规则”的责任,导致A挨罚。
如果A的球童也不知道球被动过了,则A不会挨罚。
留一个问题给感兴趣的球友讨论:如果这个案例是发生在比洞赛的情况下,规则处置方法会有何不同?
前一篇:多谢四方众球友 只有拙作献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