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莱德杯说起:比洞赛与比杆赛的规矩差别不小
(2012-10-05 19:04:37)
标签:
高尔夫规则 |
分类: 规则探讨 |
刚刚结束不久的莱德杯吸引了众多高迷,其精彩程度与“四大赛”相比毫不逊色,甚至看起来要更过瘾。
说到这个“比洞”,在规则上和“比杆”有着很大的差别。
我们平时下场也有“比洞”,如“乱拉”、“固拉”等,但实际上这种所谓的“比洞”很少有真正按比洞赛规则进行的,只不过是按“洞”来计算输赢而已,用的规则其实还是“比杆”。
比洞赛的一般处罚是“本洞负”,比杆赛的一般处罚则是“罚2杆”;或者说,在比杆赛中罚2杆的行为,比洞赛一般直接就输这个洞,但也有例外——
发球区击球时,如果超过梯Mark架梯击球,比杆赛是罚2杆,重新击球;比洞赛则要看对手的态度:对手既可以认可这一次击球,也可以要求其取消这一次击球。
其他如在击球前球杆触及障碍区地面、改善击球环境、在错误的地方打球、打错球、果岭上触及推击线等比杆赛罚2杆的行为,比洞赛都是本洞负。
比杆赛只要不是互相商量不按顺序击球且有获利,偶然的违反击球顺序是没有问题的,不用罚杆,错了就错了,接着打下一杆便是。
如果是比洞赛违反击球顺序,则对手既可以认可其击球,也可以立即要求其取消这次击球,重打。
比杆赛中,如果不小心移动了同组球友的球(如不小心一脚踢着了),则谁都不挨罚,把球放回原位即可。
如果是比洞赛,除了因为帮助找球外,如果静止的球被对手不小心移动了,则对手将被罚1杆。
比杆赛,A在球道上击球后弹到了同组球员B的球包上或碰到了B的身上,俩人都不罚杆,A的球静止在哪儿就在哪儿打下一杆;如果是比洞赛,A既可以在球静止下来的地方打下一杆,也可以在对手打下一杆之前干脆要求取消这次击球,重新打一杆。
A和B的球都在果岭上,A先推,撞上了B的球;如果是比杆赛,A要被罚2杆,并在球静止的位置推下一杆;如果是比洞赛,不罚杆,A也是在球静止的位置推下一杆。
一般都知道,比杆赛是没有“OK球”的,也就是说每一洞都必须击球进洞,否则罚1杆,且必须在下一洞开球前纠正,不纠正就DQ。
如果是比洞赛,球员可以在任何时候宣布这个洞认输,不用打了;任何时候也可以在对手的球静止之后给对手“OK”,对手相当于用下一杆完成了该洞。
个人比洞赛是“单兵对抗”,四人四球比洞赛则是“两两对抗”,一方两个人共同对付另一方两个人;同一方的两个人荣辱与共,即便有一个“牺牲”了,另一个也可以继续战斗。
四人四球比洞赛时,同一方的违规既可能只需要自己承担自己的责任,但弄不好也可能会连累到战友。
例如,A和B是四人四球比洞赛的伙伴(一方),A在沙坑中击球前杆头触沙了,A本洞负——这个洞A就再没有出力的机会了,只能看热闹,或为战友加油。
另一种情况则是本方“连坐”:如果A的违规有助于B的击球,或者影响到对方的击球,则B也会“享受同等待遇”——和A一样挨罚。
例如,A和B的球都在同一个沙坑中,沙坑中有一片树叶(散置障碍物),A把树叶拿起来扔到一边——A本洞负(违反规则13-4);这片树叶离B的球比较近,A把树叶拿开有助于B击球,因此,B也要承受一样的处罚——也是本洞负。结果:A-B一方本洞负。
再如,A和B的球都在果岭上,基本在同一推击线方向;A推杆时,B为了看A的球的走向,以决定自己下一杆如何推,便站在A的推击线后方——A由于在击球时允许其伙伴站在推击线延长方向而本洞负(违反规则14-2),而且A的这种违规行为有助于B下一杆击球,B同样也本洞负。结果:A-B一方本洞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