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事:这个球该怎么算?
标签:
规则杂谈 |
分类: 规则探讨 |
中国业余冠军赛上,陕西选手薛雷刚在三杆洞打出了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球——

把旗布拿起来时,球掉进洞了。怎么算?这个洞是算一杆进洞还是小鸟?
不少球友都认为应该算一杆进洞——实则不然。
1、开球后球的状态
显然,照片显示的薛雷刚在这个洞开球后球的最终状态(不管旗布是被这个球打下来的还是之前自己就掉下来的)不是“进洞”。
规则对“球进洞”有明确的定义:当球静止在球洞的圆周内且其整体都在球洞边缘水平线以下时,这个球即为“进洞”。
看上面的照片就知道,这个球当然没有“进洞”。
按照定义,旗布属于“可移动妨碍物”,薛雷刚这个球的状态是“球位于果岭上的可移动妨碍物之上”,接下来应该按照规则24-1b处置。
2、处置方法
规则24-1b:如果球位于果岭上的可移动妨碍物之中或之上,可以将球拿起来,移走妨碍物。必须在尽量接近这个球在这个妨碍物之中或之上时的正下方且不更靠近球洞处放置球。
之所以有不少球友认为应该算一杆进洞,是说只要把旗布拿开球就会掉进洞了。但是,把旗布拿开只是按规则处置的第一个环节,拿开旗布时球是不是掉进洞没有任何关系,接下来的第二个环节是要“在尽量接近球在妨碍物之中或之上时的正下方且不更靠近球洞处放置球”。
第一个处置环节是“拿开妨碍物”,也就是拿开旗布;拿开旗布时你可以先把球拿起来(那样的话也就不存在球掉进洞的情况了),也可以直接把旗布抽走,但显然你不可能把拿开旗布时球掉进洞了当成上一杆完成了这个洞,因为这时候你还处于按照规则24-1b进行处置的过程中,掉进洞了也必须拿出来。
第二个处置环节是放置球。
一些相对比较熟悉规则的球友也认为应该算一杆进洞,理由是:在妨碍物下面原来球的正下方放置球岂不就是放在洞里了?放进洞里就不存在打下一杆了,所以是一杆进洞。
实际上,规则24-1b对这种情况下放置球的位置有两个要求:
第一,在“尽可能接近(as near as possible)”原球位的正下方,而不是“正在”原球位的正下方。
第二,不更靠近球洞——当然是指不比原球位的正下方更靠近球洞。
所以,球洞不是这种情况下放置球的法定位置,这个法定位置是洞口边——放到洞口边推进去,鸟。
判例17/6
问:球员的球被裹在旗杆上的旗布上,按规则应该如何处置?
答:旗杆是可移动妨碍物,适用规则24-1b。但是,在按规则24-1b进行补救时,不能把球放置在球洞中,根据公平原则(规则1-4),球员接受补救时必须将球放在洞杯边缘。
3、延伸讨论
这个案例的关键点是如何判定球的最终状态。
去年的北京博友赛上曾出现过一个多少有点类似性质的案例:
博友L在发球区开球后,球弹在红桩区内的砌筑体上,蹦起来老高,不见影了;L认为这个球“算”进了红桩区,要到前面去抛球补救;俺不同意,要他先打一个暂定球,因为大家都没有看到球蹦起来后的最终落点,包括L自己也表示不知道球蹦到哪去了。
L的理由是:球已经碰到了红桩区内的砌筑体,所以是“已经下水了”;俺打了个比分:如果这个球弹起来蹦到了球道上静止下来,我裁定你的球下水了,因为刚才已经碰到了水障碍区里的砌筑体,要你罚1杆抛球,你干不?
L这才认可俺的要求:按“球可能在水障碍区以外遗失”处理,打暂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