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可移动妨碍物的处置:老唐童鞋的案例

(2012-02-09 08:19:36)
分类: 规则探讨
老唐童鞋跟帖提到一个情况,虽然不是很复杂,但涉及到可移动妨碍物处置的一些细节及抛球与放置球的规则问题,还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特专门拿出来说道说道。
 
老唐童鞋的帖子是这样的:昨天我在3杆洞,球上果岭又滚下来,恰恰滚进一个缺德人丢下的饮料杯(但就是这个杯子挡住球落水),怎么办?我免罚从杯中把球倒出来,球又滚进水里;我还是免罚拿回来,轻轻放在地上(坡度很陡,抛球肯定下水),对吗?谢谢!
 
这是一个可移动妨碍物的处置,适用规则24-1。
 
1、可移动妨碍物的定义
“可移动妨碍物”是“妨碍物”的一种。规则关于“妨碍物”的定义:
“妨碍物”是任何的人造物体,包括道路和通道的人造表面、边缘以及人造冰,但不包括:
(1)标定界外的物体,如墙壁、栅栏、立桩、栏杆。
(2)位于界外的不可移动人造物体的任何部分。
(3)被委员会宣布为球场不可分割部分的任何建筑物。
当妨碍物可以比较容易地移动且这种移动不至于对比赛造成不正当的延误、不会引起伤害时,该妨碍物是可移动妨碍物,否则是不可移动妨碍物。
委员会可以制定当地规则将一个可移动妨碍物宣布为不可移动妨碍物。
一般业余爱好者容易把“可移动妨碍物”和“散置障碍物”搞混淆了,最简单的区别方法是:可移动妨碍物是人造物体,散置障碍物是自然物体。
饮料杯当然是人造物体,也可以很轻易的移动,所以是典型的“可移动妨碍物”。
 
2、可移动妨碍物的处置
(1)当球没有位于可移动妨碍物之中或之上时(规则24-1a):非常简单,把可移动妨碍物拿开即可。如果在拿开可移动妨碍物的过程中造成球移动,把球放回原位就是,不罚杆。
譬如老唐童鞋的案例,如果仅仅是杯子挡住了球,可以先用Mark标定球位,再拿开杯子;如果拿开杯子时球移动了(包括滚下水了),就把球捡起来再放回去。
在场上经常会遇到的球在沙坑边被沙耙挡住也是同一性质的情况——沙耙也是典型的可移动妨碍物。
(2)当球位于可移动妨碍物之中或之上时(规则24-1b):这种情况相对复杂一点,要先把球拿起来(可以进行擦拭),再移走可移动妨碍物,然后,在最接近原球位下方垂直点且不更靠近球洞处抛球(果岭通道或障碍区)或放置球(果岭上)。
老唐童鞋的案例便是这种情况,正确的处置方法是:把球从杯子里倒出来后,在最接近原来杯子所在地且不更靠近球洞处抛球。
 
3、抛球与放置球的问题
老唐童鞋把球从杯子里倒出来没有问题,他的违规发生在随后的环节:该抛未抛,罚2杆。
规则20-6:如果按规则应该抛球而实际上放置了球(反之亦然),在击球前可以纠正,不罚杆。
简单说就是:如果规则要求抛球,结果你去放置球了,只要还没有击球,可以把球拿起来再抛,不罚杆;如果没有纠正,属于“在错误的地方打球”,违反了规则20-7,比洞赛该洞负,比杆赛罚2杆。
老唐童鞋的球位于可移动妨碍物之中,按规则24-1b应该抛球,但他直接把球从水里面捡起来放置球了,所以要罚2杆。
老唐童鞋自己说了:坡度很陡,抛球肯定下水——但这不能成为其直接放置球的理由。
这里涉及到另一条规则的运用:抛球与重抛球。按规则20-2c,如果在果岭通道抛球后滚入障碍区,则“必须(must)”重抛;如果在第二次抛球后再滚进障碍区,必须把球放置在最接近第二次抛球时的第一着地点。
这就是很多球友都听说过的所谓“两抛一放”。
也就是说,只要规则规定了是“抛球”,你就必须先抛,再根据抛球后的结果看下一步如何继续处置。
平时在场上也会遇到类似情况:一看要抛球的地方肯定停不住球,往往就直接放置球了。如果是非正式比赛场合也就罢了,否则这一放立刻两杆没了。
汇丰杯佘山的第18洞就出现过好几次这样的情况:攻果岭一杆打短,球从果岭外的大斜坡滚入水里面(侧面水障碍区),球员虽然知道那个斜坡上抛球肯定停不住,但还是要老老实实先抛两次——又是那句话:规则就是规则,规则规定了的事情不能偷懒,否则就得付出代价。
 
顺便说一个不少球友提到过的问题:沙坑中的小石头到底能不能捡掉?
首先,按定义,小石头是自然物体,属于“散置障碍物”,而障碍区中的散置障碍物是不能动的。
其次,出于安全考虑(避免把小石头打起来伤到人),赛事委员会可能会制定当地规则,专门将沙坑中的小石头定义为“可移动妨碍物”——按规则24-1,可移动妨碍物在任何地方都是可以拿走的。
所以答案是:如果没有相应的当地规则规定,则沙坑中的小石头是不能动的,否则罚2杆;如果有当地规则将沙坑中的小石头规定为了可移动妨碍物,则可以在击球前将其移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