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障碍区:一定有水么?
(2011-12-25 13:00:14)
标签:
休闲 |
分类: 规则探讨 |
球打进了红桩区或黄桩区,球友们比较习惯的说法是“下水了”,这样说一般也无大碍;要真是“下水”了倒还好说,反正大部分情况是捞不到球的,不存在继续打水里面的球的问题。
但是,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忽略一个问题:“水障碍区”(包括红桩区和黄桩区)内不一定都有“水”。
我们先看看“水障碍区”的定义:
“水障碍区”指球场范围内任何的海、湖、池塘、河、沟渠、地表排水沟或其他的地表水域(不管其中是否有水),以及在球场范围内其他类似性质的水域。水障碍区界线内的所有地面和水面均为该水障碍区的一部分。
球停在“没有水”的水障碍区时,如果能打,往往有可能“节约”一杆,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击球前不能用手或球杆触及水障碍区里的地面。
曾经有球友在水障碍区击球前不小心把球杆掉在地下,这个就得罚2杆。
不过,如果是为了防止摔倒而用球杆触地了是不罚杆的。
还有一种情况:按照定义,水障碍区的边界往上无限延伸,故水障碍区内的桥属于水障碍区的一部分;如果刚巧球落在桥面上停住了,有的球友为了“省一杆”会选择直接在桥面上击球,这时候杆头在击球前是可以触及桥面的,因为桥面不是“水障碍区的地面”。
(2)击球前不能触及或移动水障碍区里的散置障碍物。
水障碍区内最常见的“散置障碍物”包括:零散的枯枝、斷枝、树叶、草(非生长着的)、芦苇(叶)、小石头等。
记得大连博友赛时,同组的球友想在水障碍区内击球,球位旁边刚好有一块石头挡住,问俺能不能把石头先拿开?俺马上告诉他“动不得”。
从规则角度来说,水障碍区内的这些散置障碍物不仅仅是“不能动”,连摸都不能摸,否则同样要罚2杆。
(3)不能“宣布不可打”
有时候,在没有水的水障碍区球位很不好打(如地面潮湿、有泥泞等),如果往球位附近挪一挪可能就很好打,有的球友会提出来“宣布不可打”,要在两杆范围内找更好打的地方抛球——这是不允许的,因为规则明确规定:当球位于水障碍区内时不能宣布不可打,只能按水障碍区方法补救。
(4)不能“后悔”
俺在场上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球友第二杆把球打进了红桩区,罚1杆后在最后入水点两杆范围内抛球——这个没有问题;正准备击球时,球童忽然喊:球在这里,还可以打!球友过去一看果然,球虽然进了红桩区,但确实可以打,那地方不仅没有水,球位还不错,便把抛的球捡起来,准备去打第一个球——罚杆来了。
在球友按照水障碍区补救方法抛球后,这个球便成为“使用中球”,不能随便再动,否则属于“静止的球被移动”,必须罚1杆放回原位;所以,球友既不能再去打第一个球,只能继续打拋的这个球,而且再打已经是第五杆(水障碍区补救罚1杆、静止的球被移动再罚1杆),平白无故冤枉多出一杆。
(5)在水障碍区内打不出来了怎么办?
遇到过这么一次情况:四杆洞,开球进入红桩区,球停在红桩区内一片比较潮湿的地面,球友想直接在红桩区内攻果岭;比划了一阵子后,一杆下去,打中了球的一部分,往前蹦了几码;不甘心,铆足了劲再打一杆,只听“噗”的一声,直接把球给砸到泥巴里面几乎看不见了——这回就是想打也不可能再打了。
问俺:接下来怎么办?能不能宣布不可打,罚1杆抛球?
俺说:球在水障碍区内是不能宣布不可打的,还是只能按水障碍区方法补救。
球友:那得在哪儿抛球?
俺:回到最后入水点去,就是开球进红桩区的地方,找两杆范围。
还有一种情况:第二杆在水障碍区内击球,OB了,怎么办?一是可以在水障碍区内原地抛球,按“一杆加距离”处理,打第四杆;二是可以同上面一样再按水障碍区方法补救,但这样总共得加罚两杆:OB罚1杆,水障碍区补救罚1杆,再打是第五杆。